低收入戶十年急增35%學者:單親是致貧主因

低收入戶十年急增35%
學者:單親是致貧主因

【本報訊】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差距在本港越拉越遠。統計處最新的住戶收入數據顯示,月入低於4,000元的住戶超過逾22.6萬;月入高於10萬元的住戶則近11萬,分別較10年前急增35%和67%。而沒有工作成員的非長者住戶更多達25萬,部份屬單親家庭。有學者警告,繼人口老化後,單親家庭漸成致貧原因。

逾22萬戶月入四千元以下

統計處數據指出,去年最低收入的一成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僅2,070元,較01年下跌25%;最富裕的一成住戶則由7.9萬元增至9.5萬元,升幅20%。去年最低工資實施後,打工仔收入有改善,但月入低於2,000元約有9.6萬戶;少於4,000元則近13萬戶,兩者都是過去10年新高。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指出,逾22萬住戶月入低於4,000元,大多屬綜援長者;社會福利署最新數據也顯示,申領綜援長者多達15萬宗。隨人口老化,長者綜援戶人數會不斷增加,或只靠生果金過活。他促請下屆政府盡快全面檢討退休保障。
統計處數據顯示,沒有工作成員的非長者住戶有逾25萬,較01年增加約35%。有學者指出,這類住戶中屬15至64歲的勞動人口,估計當中不少是單親家庭,因要照顧子女無法工作;或因工資太低放棄就業,情況開始跟美國等國家相類似,也響起致貧的警號。他指政府應加強託兒、交通津貼等措施,協助這類住戶就業。
單親媽媽張女士是兼職清潔工,與女兒居於劏房,連同綜緩每月有7,000多元。她指坊間託兒服務不足,收費貴,為照顧女兒無法找全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