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出局是希臘的宿命? - 盧峯

國際Z世代:出局是希臘的宿命? - 盧峯

真是寃家路窄!在歐債危機中各不相讓,互相指罵的希臘與德國又將在歐洲國家盃八強中碰頭。雖然體育不應跟政治經濟問題牽扯在一起,但不少希臘人覺得過去兩、三年他們受盡德國人的氣,吃盡德國政府緊縮政策苦頭;今次大選後只怕又要再緊縮幾年。希臘球員在場上會不會來個新仇舊恨一朝雪,踢得特別起勁落力甚至比平常更勇悍是誰也說不準的事。
今次希臘大選結果不讓人意外。就如事前大部份民調所言,大部份希臘選民心裏都很矛盾。他們一方面希望留在歐元區,保住歐元區成員的身份、驕傲與好處;另一方面他們又受緊縮政策之痛,受不了肚皮要不斷被勒緊再勒緊。到投票一刻,希臘選民兩害之間選了留在歐元區,卻又不忘展現反緊縮的面孔。往下來希臘新政府即使承諾遵守援助協議的各項緊縮條款,但內部矛盾、抗爭,仍將不時威脅政府的生存,想推倒重來的力量仍然在虎視眈眈。
其實,希臘人的矛盾不僅僅是希臘人,也是當前整個歐元區、歐盟的矛盾。從歐債危機爆發開始,歐元區國家在德國這個龍頭主導下一直以緊縮政策應付,認為只要各國清理門戶瘦身減肥就能贏取市場信心,消除危機。然而經過幾年的經驗,緊縮政策已走到盡頭,已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最先開始求助及大幅削赤愛爾蘭,希臘、葡萄牙經濟沒有半點起色,並出現越削越赤,越緊縮經濟越萎縮的情境。歐元區各國經濟不但沒有能從金融海嘯中復蘇過來,反而出現持續的零增長以致負增長,失業率大幅升至兩成以上,年輕人的失業率更高達四、五成。政府財政則是不斷惡化,救銀行,救市孭下的債務越來越重,福利開支又減不了多少,真的陷進越窮越見鬼的境地。
對金融市場來說,繼續緊縮帶來的不是希望或信心,而是沒完沒了的爆煲風險,沒完沒了的政經危機。在避險情緒久久無法平復下,歐洲的金融、債券市場根本不可能穩定下來,各國政府也沒有喘息機會。
要真正扭轉形勢,德國總理默克爾有需要換一換腦袋,令德國政策從反通脹、緊縮轉為刺激增長,轉為撐就業。只有這樣才能使歐元區民眾包括希臘選民看到前景及希望,樂意咬緊牙關捱下去。
德國在歐國盃把希臘踢出局就好了,可不要再堅持錯誤政策令希臘被迫在歐元區出局。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