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道塞東涌河毀生態北江光唇魚 舒氏海龍 隨時絕迹

車道塞東涌河毀生態
北江光唇魚 舒氏海龍 隨時絕迹

【本報訊】本港河溪淡水魚種類第二豐富、獲政府列入「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的東涌河多災多難。繼遭非法挖石後,兩條非法填河的行車道堵塞河道,導致河邊村落水浸,又出現停車場、建築廢料場。環保團體投訴非法行車道逾十年,地政總署不執法,擔心稀有的北江光唇魚、近河口的舒氏海龍因水質污染隨時絕迹。
記者:李雅雯

東涌河03年被非法挖石破壞後,政府雖復修河道,卻只是頭痛醫頭。曾被挖石的河段側,有人非法填河建行車道,長7.3米,濶4.7米,接駁村內小路直出東涌大馬路。01年環保團體綠色大嶼山協會曾去信地政署投訴,地政署延至06年只於河邊豎立警告牌。政府懶理下,08年東涌河西面再被人多建一條約7米長的非法行車通道。兩條非法行車通道用石屎堆建,下面分別鋪了5至8條水管讓水流通過。

近石榴埔村口的建築物料場,恐影響東涌河生態。
陳奕釗攝

大型工程車頻繁行駛非法通道過河,進出河邊村落的建料場。

鄭睦奇擔心非法行車道會破壞東涌河水陸的天然環境。

洪水湧村淹沒農田

土木工程師陳啟遠根據現場相片,估計非法行車通道令河水流量大減7成。「落雨後,樹枝、泥石塞住條管,排水量等如零。」記者在雨後到場視察,大量雜草、枝葉堵塞水管。由於河道淤塞,管口另一邊的水流少,東涌河下游露出河床,一群十多條長約2至3吋的北江光唇魚被困非法行車道側的水氹。
河邊石榴埔村民羅先生表示,近6年每逢暴雨,非法行車道令河流淤塞,洪水流入村落,淹沒農田,「以前邊有浸得咁高,呢度耕田嘛,08年最大雨嗰次,洪水浸到入村屋,水位到膝頭哥下面。」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指出,自有了非法行車道,07年河邊成了停車場,經常有旅遊巴、校巴及拖頭車等停泊。車場側是中電物料倉,不遠處是鐵皮搭建的汽車維修場。

本港稀有的北江光唇魚(箭嘴示)暢游於東涌河下游一帶。

泥頭車穿梭建料場

此外,近石榴埔村口兩年前出現一個露天建料場,有大量泥頭車出入及一堆堆小山丘般高的瀝青、沙泥、碎石,有蕉樹被石屎塊埋了半棵,只凸出一半枯死樹身。燒毀的廢料和車胎冒出黑煙和異味。
環保署回覆,08年至今共收到12宗石榴埔村非法傾倒建築廢料、堆泥等投訴,其中6宗稱可能污染東涌河;但建料場及地盤平整工程在私人地方,沒觸犯廢物處置條例,巡查後也未發現有違反污水管制條例的情況,會與其他部門繼續監察。
地政總署接獲查詢一星期後回覆,東涌河西面的非法通道已圍封及豎立政府土地牌,將清拆;河東面的非法通道暫時保留,待新通道建成後考慮清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