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子有了續集,並且由平面而立體,當然第一時間購票看戲,半天也不等待。
上集放映時我才卅出頭,小女孩年紀太輕了沒法跟隨觀看,下集今天我已坐四望五,大女孩則已遠走高飛不肯跟隨觀看,電影科技變了,人間百態亦變,唯有在光影幻化裏尋找永恒的恐怖刺激。
那夜心血來潮,約了幾位朋友同往,都是中年人,平日極少極少聯群結隊看電影,然而這齣不太一樣,鬼片比較屬於「集體娛樂」,一起看,一起叫,隱約之間有點似orgy遊戲,氣氛提升百倍。
前十分鐘的《3D貞子》總算沒有令人失望。女屍,長髮,白袍,伸出來的怪手,飛出來的玻璃,全部具有震撼人心的視覺效覺,即使尚未至於驚嚇,仍算開了眼界,在立體電影日漸泛濫的2012年裏創造了新鮮感。
於是邊看邊想,其實好些港產恐怖片頗值追拍3D續集,認真的像《三更》,搞笑的像《陰陽路》,以至《見鬼》和核核突突的《人肉叉燒包》,如果把劇情延伸,突出立體效果,或可替港產片殺出一段血路。只可惜內地禁映鬼片,失去了這個市場,相信不會有人願意投資,所以或許可從翻拍功夫片或武俠片做起,試想如果出現一部刀劍刺出銀幕的《卧虎藏龍》,肯定可為華語電影掀起另一番創意風潮。
十分鐘之後的《3D貞子》,又如何?
還是不錯的,但最大的娛樂成分來自其他觀眾的依嘩鬼叫。電影有不少追殺場面,年輕觀眾們毫不避諱地高聲齊喊「打死佢!」、「鬧爆佢!」之類,替電影加了旁白助興,甚至集體鼓掌,簡直令3D變成4D,更令鬼片變成笑片。
帶着笑容離場,那一夜,貞子令我們幾位中年人非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