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66歲的士司機4月底被霸王客毆打,頸椎重創留院至今,警方至今仍未破案拉人。礙於的士司機屬自僱人士,無任何補償,事主一家經濟頓陷困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指此事僅冰山一角,促政府成立「中央僱員補償基金」,並將範圍擴展至所有職業司機。
司機何先生4月27日凌晨在尖沙嘴金馬倫道接載一男子前往天水圍嘉湖山莊,車費約200多元。何太轉述何先生指,到達後男子「扮瞓着」拒下車,再發爛狂毆何,又撕爛鈔票扔向何後逃去。
何被送往屯門醫院,醫生指其頸椎受重創,目前清醒能說話,但手腳乏力,生活無法自理,日後難再駕車謀生。何太事後追問警方調查進展,被推卻指「銀紙驗指模都要排三個月」,着其別再催。
職業司機遇襲個案上升
由於並非交通意外,「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未能援助,而何出事前曾涉幾宗輕微碰撞,租車公司此時現身,要求賠償墊底費。他的女兒說:「同佢租咗十幾年車,家嚟追數!」何有一名30歲中度弱智兒子,近日因未能由何陪同外出破壞宿舍房間,又要賠錢。幾萬元積蓄耗盡,何太聲淚俱下:「我一個點照顧兩個殘廢嘅人?」
汽總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政府一直放任不理,令的士、小巴等職業司機無奈被列自僱人士,被摒除在《勞工法例》外,更遑論得到《僱員補償條例》保障。醉駕條例生效後,司機被襲情況加劇,每月總有10來宗,只是「為搵食免麻煩」未有報警。
此外,巴士司機也未獲全面保障,工會認為有必要檢討相關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