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早兩星期突然減息,金管局上周則出台增強人民幣流動性措施,均未有即時衝擊本港割喉式搶高的人民幣息率,各大銀行均未有意欲扭轉倒掛的息率曲線。銀行界分析,除非個人人幣每人每日2萬元(人民幣.下同)兌換上限一併放寬,否則不斷收縮的人幣資金池短期內較難改善,加上巨額國債月底登陸,預期短期人幣息率仍會維持目前高位,最快下月才會有所下調。
金管局放寬兩項人幣的流動性增強措施後,雖然上周五人幣拆息應聲下調20至50點子,交行香港隨即略減一年期人幣定存息0.1厘至2.9厘;不過,各大行均採取以靜制動姿態,未有撤銷之前拋出市場高達3.1厘的搶存方案,維持短息高於長息的「倒掛」現象,如滙豐銀行三個月人幣定存3厘,遠高於一年期的2.4厘。
財政部來港大額吸水
有零售銀行主管指出,人幣資金進一步放鬆,顯示人幣息率很難再有上升空間。但同業間對人幣三個月短錢的搶奪戰則較難紓緩,「關鍵原因市場並非即時性缺血,而係人民幣來源持續減少,短期內睇唔到人民幣資金池會有增長;加上財政部月底來港大額吸水,粗略計都要在資金池中抽走100億元。起碼6月底過後,才會逐漸調減息率至3厘以下的合理水平。」但他補充,若人幣每人每日2萬元的兌換上限放寬,則可有力支持資金池增長,才會較大幅下調人幣存息。
為應對同業競爭,渣打維持三個月存期息率最高的倒掛曲線,該行東北亞區存款業務主管王維憲說,「同業人民幣息率有點升過龍,已媲美在岸價,這將反映於貸款利息上,影響貸款需求」;他預期短息於半年結前後會有所下調,人幣存息倒掛現象會結束。永隆存款部主管龔志明則預期,新一輪國債息率將對市場人幣息率有指標性作用。
內地減息損港貸款需求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周洪禮說,金管局新措施旨在催谷本港人幣貸款業務,銀行可將更多原來存放於清算行的人幣資金用作貸款;而且內地九成企業都不能享受到下浮的最低利息,故本港人幣貸款需求依然存在,相信銀行不會貿然大幅減人幣息率,令存款流走。
滙豐香港區業務規劃及策略主管潘漢生則稱,若內地再減息,兩地人幣息率進一步收窄,部份內地公司確實毋須大費周章到港借貸,人幣貸款會放緩,銀行亦毋須再割價搶人幣存款,但相信對人幣貸款影響最大的是環球經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