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死亡隧道 - 鍾尚志

海闊天空:死亡隧道 - 鍾尚志

最近在外地,一班正在接受外科培訓的師弟妹們央我這個不定期到訪的「客座教授」為他們講課。
「講課太枯燥,資料你們自己都能在書本上找到。倒不如你們找個有興趣的病例大家討論一下吧!」我謹記着當年在醫學院時我的老師的一句話:「病人是最好的老師。」
他們挑的,是幾天前死亡的病案。大概小伙子們為了這次搶救失敗還耿耿於懷。
病人是個中年男性,因突發腹痛和休克入院。入院時神志還清醒,但手腳冰冷,臉色蒼白;脈搏一百三十,血壓只得八十,是典型的出血性休克。當地的醫院設備完善,急症室也備有電腦掃描儀。但當病人正接受掃描時心臟卻停頓了,施心肺復蘇術後曾短暫恢復心跳。惟大勢而去,經多方搶救無效,延至翌日死亡。
電腦掃描儀呈管狀,有點像個小山洞,我們戲稱它為「死亡隧道」(Tunnelofdeath),就是要提醒師弟妹們不要把情況不穩定的病人送入掃描儀。
「我當實習醫生時還沒有電腦掃描儀,這樣的病人,入院後十五分鐘還送不進手術室我準會挨!」我說。大出血的病人,十萬火急,要馬上剖腹止血,不能慢條斯理地等待確診後才處理。
他們知道我曾在新幾內亞工作數年,那裏的教學醫院沒有電腦掃描儀。
駐院醫生雷文若有所思,沉吟了好一會兒,問我:「教授,若果這病人是在摩爾斯貝港(新幾內亞的首都),是不是反而能救活呢?」
「這又未必,摩爾斯貝港沒有救護車服務。大概還未送到醫院就魂歸天國了。」我答。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