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接獲有關求職陷阱的投訴,數字從2010年的35宗,急增至2011年的77宗,升幅達1.2倍,中招者多為學生或初出茅廬的畢業生,被無良商人誤導或壓迫,最終付上大筆金錢購買產品或課程。
拍枱恐嚇事主付款
有個案應徵音樂公司,職員聲稱公司音樂總監為著名音樂人。事主試唱錄音後被指合格,但被職員要求付3.8萬元參加培訓班,事主認為費用高昂拒付。及後,職員拍枱恐嚇事主,並要求即時繳交1,600元,事主未及細想便答應,職員取走其身份證及信用卡轉賬3.8萬元,事主要求取回已簽文件被拒。
另有個案到美容公司求職,被職員游說當業務發展主任,惟須在該公司消費滿2.8萬元及繳付600元行政費,當事人雖未即時答應,但面對無間斷威迫利誘,最終答應,並向駐場財務公司借貸3萬元。事主事後要求退回貨款及行政費,惟被對方拒絕。
消委會提醒年輕人求職時,必須提防不良商人藉招聘為名,推銷產品圖利,面對威嚇或高壓等手法,應立即離開或報警求助。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