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豪爽166億奪LME挑戰全球一哥地位

港交所豪爽166億奪LME
挑戰全球一哥地位

【本報訊】港交所(388)落實以天價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昨宣佈簽框架協議,斥資13.88億英鎊(約166.73億港元)全購LME,出價等於LME往績市盈率180倍,料完成收購後第3年有盈利貢獻。作為港交所大股東的港府表示支持,指有助內地推行人民幣國際化。
記者:高淑嫻、黃金煒

來自投資銀行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擺脫不了做大刁的作風,決定以天價收購LME,碰巧在港交所上市12周年的日子宣佈,亦是港交所上市以來首宗收購。他形容,收購LME是百年一遇的機會,在目前的經濟環境及股市狀況下才可以此價收購,否則其他交易所會更積極出價競購。交易雖可能攤薄港交所盈利,但這是一個過程,港交所不會因此改變90%派息政策。

料收購後第3年有貢獻

LME去年純利9228萬元,以此計算,港交所的出價等於歷史市盈率180倍,相當驚人。李小加多番解釋,不應以往績評估LME,指LME由會員擁有,非為賺錢,而且在中國的滲透率低,港交所收購後,將有更大增長潛力,LME亦會於今年7月調高收費,不過港交所指於2015年前不會再加。
以昨日收市價計,港交所市值1215億元,倘連同收購金額,與全球市值最大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差不多叮噹馬頭。收購金額中,近八成約132億元,將以新銀行融資支付,預期日後將通過發行新股及債券再融資支付部份或所有信貸額。
港交所預期LME在完成收購後第3年有盈利貢獻,據悉,主要考慮到將LME現有產品引入內地及推出新產品需時培育,而自設結算所將於22個月後才推出,故有此估計。

助內地拓人幣商品期貨

李小加強調,收購LME沒政治含意,只為協助內地發展人民幣商品期貨市場。內地消耗全球40%金屬,港交所作為內地與國際市場之間的橋樑,收購LME讓內地的金屬消費者及生產商於亞洲時段買賣相關的商品期貨並進行結算。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區璟智出席港交所酒會時回應說,政府對今次交易持正面看法,一來LME佔全球基礎金屬交易比重80%,具有一定市場深度及闊度,收購LME讓港交所一下子擁有一個具規模的市場。收購LME讓港交所更好為國家服務,將來可能會有以人民幣計價的商品期貨合約,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至於政府有沒有替港交所向內地有關部門及監管機管打招呼或取得中央祝福,區璟智沒正面回應,只強調政府會支持港交所。

港交所收購LME要過兩關

英國
.LME普通股股東以大多人數批准,有關票數佔LME普通股至少75%(預計股東會及法院會議於7月底前舉行)
.獲金融業管理局批准

香港
.毋須獲香港監管機構或股東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