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以選票贊成採用寬鬆金融措施(印銀紙),令一直希望維持緊縮政策的德國都不得不軟化下來,看情勢,歐洲會走上寬鬆之路。對此有人認為是「唔生性和不負責任」行為,長遠會令情況更糟糕,但亦有人覺得是較人道做法,起碼暫時痛苦可減少些。
資金或被儲存起來
筆者傾向相信歐洲「橫死掂死」,後者方法會死得更慘,兼歐洲有一前科是美國少見的,就是選出一些獨裁者野心家,如二次大戰前德國的希特拉,尤其當通脹率不受控制時。或許有讀者認為現今難再有此類人物誕生,但wannabet?
有評論認為這會對香港樓價有利,一來部份銀紙會來了這裏作投資;二來就算導致通脹樓價亦會隨着上揚。這看法不無道理,但卻會有例外,因為:
(甲)部份銀紙只是被儲存起來,以現今之便宜利率,例如按揭利率僅兩厘半,收租三厘多點,若銀行許可,100%樓價貸款也夠租金支付利息,即原本不需貸款的業主,也會覺得「唔借些就對不起自己」,至於省了的資本,亦只存放銀行和做些靜態投資(如買金銀),不一定多買樓房,亦未必作生意投資。
(乙)港元實質可變得奇強,假設聯滙不變,而歐元、美元等出現大幅貶值,又或脫歐(若有)國之貨幣「平到你笑」,皆表示香港資產價格包括樓房會有很大上調壓力,增加脫鈎或re-peg可能性,而這些改變大多「唔聲唔聲嚇你一驚」地實施。
凡是有方向性的變化,未必可假設一切如常。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