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食品雖然屢爆安全問題,不過市民仍有選擇。八個由港人於寧夏自治區開設的農場,去年起自願加入漁護署及菜統處的信譽農場計劃,現每日供港約40公噸菜量,菜統處會嚴格檢測蔬菜樣本的農藥殘餘量,確保安全才准許批發和零售。
參與計劃的農戶楊曉華透露,每次割菜前會先由菜聯社的資深督導員抽驗,如果樣本不合格,會等農藥安全水平達標才收割,又按本港當局的標準定期巡查和提供技術支援,「好似啲菜有病,佢哋教我點樣減低損失」。菜統處則對本地批發市場和297個信譽菜銷售點進行覆檢。
現時內地信譽農場共有37個,全位於廣東及寧夏。本地則有259個信譽農場,每日供應約60公噸菜量(截至去年3月底數字)。雖然寧夏菜輸港路途遙遠,但楊認為「嗰度係沙漠地帶,紫外線、日照充足,雨量又好少,唔會冲走泥土養份,好適合喺夏天種菜。秋冬就返嚟香港種。」
批發價貴約一成
不過楊表示,「家仍然比較少人知呢啲菜係香港人種畀香港人食,以為係內地農夫種」。菜統處市場經理羅家豪說,「信譽」菜的批發價比普通菜貴約一成,菜檔會掛上寫著信譽標誌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