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發表有關聯繫滙率論文後兩日,港元滙價昨維持平穩,不同券商則對其建議各有看法,其中反應最積極是ING,報告指任志剛提議討論聯滙,「時機正好」(well-timed),因人民幣升值憧憬減退,內地經濟放緩下當局要實行較寬鬆金融政策,即使港元真的脫鈎,一次過升值的調節成本亦降低。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透過電郵回覆稱,本港應繼續實行聯滙,因有關安排操作簡單、具公信力及透明度,亦獲公開支持,即使要複檢滙率機制,亦應「非常審慎」地進行。
大和指欠新穎 不震撼
ING報告表示,任的論文掀起市場對聯滙是否適宜保持下去的熱烈討論,若港元取消與美元掛鈎,最理想出路是與人民幣掛鈎。報告同意,論文中提及聯滙安排,令本港更容易受資產價格升值等因素影響;ING亦認為,滙率制度是造成本地高通脹的部份成因,長期低息環境令資產價格持續增長。
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人民幣長遠會保持升值大勢,但預期升值將會變緩,ING認為,任志剛「迫降」(ditch)聯滙,在溫總言論及內地經濟放緩下發放,時機正好。
不過,大和證券認為,長遠計聯滙終作改變並不為奇,但即使政府放棄聯滙,或改為其他貨幣機制,亦絕對毋須透過任志剛發表論文,預先「綵排」一次,故相信整份論文「純粹是任志剛個人意見」。
過去曾有離任財金官員,如金管局前副總裁黎定得,在退休後議論金融政策,大和報告謂,任對聯滙改動的建議無一新穎,且從學術角度看,並不震撼;唯一令外界好奇的,是他此舉是否代表政府「試水測溫」,大和結論持否定態度。
任志剛公佈論文首日,港元滙價於倫敦開市後一度偏強,但其後迅速回復原來水平,昨日表現保持平穩,全日維持約7.7580水平。
《蘋果》記者
金融機構回應任聯滙建議
機構:IMF
意見:聯滙制度應繼續實施,因制度操作簡單具公信力及透明度
機構:ING
意見:任志剛發表論文時機正好,港元宜應從與美元掛鈎改為與人民幣掛鈎
機構:大和
意見:長遠計聯滙終會改變,但即使當局真要改動滙率機制,亦毋須透過任志剛綵排或測試水溫
機構:花旗
意見:其論文短期內或會引發市場對港元的投機性短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