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很可能成為下任政務司司長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不斷事先張揚無論評級結果,一定拆卸舊政府總部西座。為政府評級的專家不甘示弱,向記者透露將建議舊政總最高一級地位,又強調三幢建築物是一體,希望政府將香港最重要的歷史建築列為法定古蹟。有保育人士指出,回顧林鄭五年任內保育計劃都是門面的公關工夫,政策原地踏步,毫無進步。
五年前,20個民間團體在當時的房屋規劃地政局強拆天星碼頭後,爭取到民政事務局屬下的古蹟辦為快要拆卸的皇后碼頭評級,並在委員面前表達意見,皇后碼頭最終贏得一級評級。不過,這未能令政府回心轉意,皇后碼頭成為首個被政府拆掉的一級政府物業。
強拆天星激起民憤,特首曾蔭權於是成立發展局,聲稱會平衡發展和保育,並由民政局常任秘書林鄭月娥出任局長。她走進人群,上任後到皇后碼頭,與在那裏紮營抗議三個月的青年舌戰,以工程已規劃多年為由,指事至最後階段不可能原址保留。
今天,林鄭月娥即將再升官之際,卻不理保育團體在三年前政府宣佈要將西座賣給發展商重建時,已不斷要求政府保留西座的聲音,堅持西座無論如何都要拆,稱古諮會評級非政府計劃之內。
所有嘢都由一個人決定
天星、皇后保衞戰的中堅分子朱凱迪指出,今天古諮會會議的安排說明,「五年過去,香港嘅古蹟評級根本冇改變。當年我哋揭露個制度嘅不公義,今日繼續不公義,一啲改變都冇,所有嘅嘢都由一個人決定,專家、開會、評級,根本影響唔到結果」。
他用「奇怪」來形容香港的三級制古蹟評級制度:「香港嘅制度係學英國,人哋用評級去保護古蹟,無論邊一級都重要,唔同級別彈性唔同。用呢個方法畀空間私人業主,鼓勵佢哋活化古蹟,有收入就唔使拆。但係喺香港,政府會用錢向私人買入古蹟保護,然後又會將屬於政府嘅古蹟私有化,將屬於公眾嘅古蹟賣畀商業機構,賣咗出去就人哋話事,想點做就點做。」
鑑於前尖沙嘴水警總部的慘痛經歷,長江將整個尖沙嘴山及山上幾百棵樹斬去,近年的古蹟活化都只租不賣,但都變成高消費埸所。
政府堅持在中環九號和十號碼頭中間重置皇后碼頭,兩個碼頭已建成,卻未知皇后碼頭何時重見天日。
朱凱迪說:「政府嘅古蹟保護根本係原地踏步,個制度嘅問題基本冇處理過,淨係用錢做幾個計劃,因為包裝得好,傳媒好留意,就造成個假象,以為政府做咗好多嘢,事實只係公關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