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馬頭圍道、花園街後,下一場奪命大火,可能在深水埗發生。記者日前走訪區內多幢劏房唐樓,發現同樣是危機四伏;僭建天台屋隨處可見,後梯更擺滿大量雜物,有居民甚至用木板「鎖死」樓梯兩旁,地下唯一逃生出口更被「封死」,一旦發生火災,居民隨時「一鑊熟」!
深水埗鴨寮街、汝州街、大南街、基隆街和福榮街,堪稱區內「劏房五街」,部份屬無大閘、無業主立案法團、無閉路電視、無保安員和無消防設備的「五無」唐樓。記者視察大南街272至274號樓高8層的唐樓,每層都被間成劏房,只有一間劏房能通往後梯。若發生火災,其餘住戶只能走前梯,或走上天台再經後梯逃生。
大南街唐樓劏得勁
不過,該唐樓天台已有兩間僭建屋,後梯更成「雜物倉」。記者從後梯往下走,每層都擺滿大量盆栽、掛滿衣服的晾衫竹、裝修木板和木梯、膠桶等,堵塞整個後門。原本約三呎闊的通道,縮減至一呎,部份後梯更崩塌。其中5樓後梯,有住戶用木板「封死」樓梯兩旁,記者要先蹲下才爬得過去,險些失足。
記者沿後梯走到地下,後門無法打開,記者從正門走到外圍再試,多次用力拉或推都失敗,後門似被「封死」;記者往上看,驚見該唐樓2樓至4樓後梯外牆,有多條長達數呎的裂縫,鋼筋外露。
關注劏房租戶權益計劃成員,近月在大南街「洗樓」調查,48幢唐樓中,保守估計約有440間劏房,逾半有僭建天台屋,八成後梯被封。成員區國權表示,去年馬頭圍道大火後,政府未有吸取教訓,違規劏房嚴重;惟劏房租客處於弱勢,政府清拆,業主迫遷,腹背受敵,政府必須「先安置,後清拆」,才能保障基層住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