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炒家》
人行日前公佈限制進出口公司將貿易結算人民幣泊於境外,據悉,其中原因之一,料為杜絕機制被濫用作炒賣人幣活動。 記者:周燕芬
一家內地的外資電子產品製造商對本報披露,去年該公司透過在港進行人幣跨境貿易結算炒人民幣獲利相當可觀。該公司去年涉及結算的總值高達30至40億美元的人幣結算活動。
今年圖利空間不大
至於可以賺多少,該人士只透露,去年香港離岸人民幣滙價遠高於內地在岸價1000至2000點子,透過集團境內外子公司名義作跨境貿易結算,實際作套戥炒滙,獲利不少。然而,今年兩地滙價差距已顯著收窄,圖利空間已不再現,今年已絕跡於結算市場。而且該公司購買原材料也是以美元結算,實際對人幣需求不大,而出口的歐美買家亦不願收取人幣,人幣跨境結算服務對他們作用不大。
人民幣缺少了炒家的跨境貿易結算活動,今年仍然維持升勢。今年首5個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金額近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已相當於去年全年約2萬億元的一半,保持增長勢頭。他解釋以人民幣購買原材料支付成本的企業,以人幣作貿易結算始終會較方便定價。
事實上,人民幣已躍升為全球第三大貿易信用狀應用貨幣,僅次於美元和歐元。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統計資料顯示,人民幣今年4月在信用狀應用貨幣的市場份額中佔4%,相比人民幣在世界支付貨幣領域的佔有率僅0.3%,反映人民幣於信用狀應用市場上扮演着一個更重要的角色,令人民幣在貿易融資市場上成為第三位的貨幣。首位美元佔84.4%,歐元佔7%,但高於日圓的1.9%。
躍三大信用狀貨幣
該業務明顯集中在亞太地區,從交易金額看,超過50%的信用狀由中國境內銀行發往香港,而近20%的信用狀從中國發往新加坡。至於人民幣在支付領域進展不太大,今年4月人民幣在全世界支付貨幣中仍然排名第16位,市場份額佔0.34%。
人幣今年滙率走勢方面,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表示,今年以來由於美元成為避險工具,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了約1%,但以一籃子貨幣綜合指數計算,人民幣則升值約1%。
另外,上半年人民幣滙率波幅擴大至每日上下浮各1%,他認為波幅已很寬闊,美元和歐元一天內波幅亦少有多於1%,他相信此機制不會經常調整。展望人民幣走勢,澳新銀行料於6月兌美元徘徊在6.34至6.28水平,而中金估計至年底人幣會升值至6.24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