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會資助期滿 面臨斷藥抑鬱乳癌婦求中藥費

防癌會資助期滿 面臨斷藥
抑鬱乳癌婦求中藥費

中西合璧抗癌成趨勢,越來越多癌症患者,同時接受中醫治療。患乳癌的玉姨(59歲)捱完手術後,接着一連串療程帶來的副作用教她吃不消。「食乜嘔乜,肚脹又圓又硬,好唔舒服,心情煩躁易發嬲」。她早前獲香港防癌會協助開展中醫治療,惟資助期過後面臨斷藥。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將從「醫療專戶」撥款3,000元為其付一個月的藥費,盼《蘋果》讀者捐款支持她延續中醫治療。

玉姨坦言身體不受西藥,手術後須長期服荷爾蒙藥,自嘲吃到混混沌沌,體質轉差,記性又差。記者探訪她時,問她關於手術及療程詳情,她遲緩地想了又想,等了一陣子才一字一句吐出來。惟她自從接受中醫治療後,很快見效,「我試過個肚脹到好似『四大金剛』咁,又圓又硬,好痛好驚」。

轉食中藥見效

玉姨與行動不便的丈夫(58歲)、兩名兒子、媳婦及孫兒(3歲及6歲),同住一公屋單位,惟兩子須定期進出戒毒中心,一家靠綜援金維生。她早前獲「香港防癌會中醫藥資助計劃」資助9,000元,並於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在該會設立的中醫診所接受治療,惟資助已完,她無以為繼。「食咗中藥無再嘔,胃口又好咗,好想繼續食落去」。
為玉姨主診的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劉宇龍博士指,病人曾做手術、化療及放射性治療,體質較差,手麻痹及右上胸手術後疼痛,可靠中藥舒緩痛楚,調理體質並增強免疫力,建議她再接受中醫及針灸治療,暫為期三個月,費用約1萬元。
香港防癌會社工張姑娘指,玉姨患癌後身心受創,亦出現精神問題而患上抑鬱症。她說,「香港防癌會中醫藥資助計劃」並為癌症患者家屬作輔導服務,協助處理家庭及經濟等問題。計劃申請資格為綜援人士,而在防癌會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接受診症之病人,亦須接受社工審批。
「玉姨」捐款編號:C3207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中醫藥治 配合化療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劉宇龍博士表示,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主要是配合放化療以減毒增效,適合老年人、體質差不能做化療及手術的患者;或在完成多次手術及化療後,腫瘤仍然復發轉移,則可採用中醫藥鞏固及維持治療。此外,中醫治療亦可為腫瘤高危人士(包括癌前病變)作癌症預防調理。
他續稱,癌症患者在化療間歇期,可以中藥減輕化療毒副反應、增強體質為下次化療做好準備;而放療期間亦可服中藥減輕副反應;已完成放化療患者,則可以中藥鞏固療效,減輕毒副反應。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