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艾未未劉煒等作品在中國土地展出瑞士收藏家值13億中藝品捐西九

為求艾未未劉煒等作品在中國土地展出
瑞士收藏家值13億中藝品捐西九

【本報訊】西九文化區傳出大喜訊!預計2017年落成的M+視覺藝術博物館,獲瑞士著名當代藝術收藏家烏利.希客(UliSigg)「半賣半送」,捐贈1463件估值13億港元的中國當代藝術品,並以1.77億元出售47件藏品,包括26件維權藝術家艾未未作品。中國藝術家諷刺時弊或富政治色彩的作品,將通過M+在中國土地上展示,衝破內地「河蟹」限制。記者:鄭啟源

曾任瑞士駐華大使的希客,早年開始在中國收集各類當代藝術作品,藏品曾在歐美多國展出,被公認為1970年代至今,全球種類最齊全、規模最大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其藏品涵蓋350位中國藝術家作品,包括艾未未、劉煒、方力鈞、徐冰及張曉剛等人。

《M+獲贈中國當代藝術品(部份)》
Whitewash(1995-2000年)艾未未

BloodlineSeries(1998年)張曉剛

Born1989inBeijing(1997年)劉煒

1463件成M+永久珍藏

希客與西九管理局昨簽署「部份捐贈,部份收購」協議,向M+博物館捐出估值13億元的1,463件藝術品,同時以2,200萬瑞士法郎(約1.77億港元)出售47件藏品。所有作品將成為M+視覺藝術博物館的永久館藏,當中包括艾未未諷刺文革及內地快速經濟發展所造成破壞的裝置藝術品《Whitewash》,以及畫家劉煒以89民運為背景的《Born1989inBeijing》。
希客指,收藏品橫跨1979至2009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時代,但國際絕少有關時期的大型中國藝術作品收藏。他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是以建設博物館為目標,希望將作品帶回中國土地。他曾經考慮將收藏品捐贈予內地博物館,但考慮到內地對展示藝術品的種種限制,決定選擇與西九管理局的M+合作。

Chain(1979年)王克平

Love&Hate(2005年)谷文達

「當代藝術要反映現實」

「當代藝術要打破歷史限制,反映社會最現實一面,不能缺少敏感政治題材。但中國對當代藝術的意見不同,認為要保留傳統、要和諧,只願意對外展示他們認為好的一面。」希客說,考慮到香港作為中國領土,卻能保留自由空間,市民不會「天真、幼稚地」看待內地政府的限制,有潛力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中心。他指,今次已捐出其七成收藏品,希望香港可有別於內地,切勿為藝術品添上「河蟹」限制。
M+博物館行政總監李立偉指,M+獲政府撥款17億元處理館藏及相關用途,希客提供的藏品將作為博物館最重要的核心館藏,未來收購藏品策略會圍繞今次獲得的展品,並收集東南亞及其他亞洲國家的作品。
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連納智指,目前希客的藏品仍留在瑞士,當香港有合適儲存地點後會陸續運到本港,但不排除部份展品在M+落成前,先向市民展出。他期望M+日後可媲美古根漢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