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身家回到廿年前

美國人身家回到廿年前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人經歷次按風暴、金融海嘯及經濟衰退後,身家已經大縮水,跌至上世紀90年代水平,顯示美國中產家庭生活「向下流」。聯儲局報告指,由於房價大幅貶值,投資失利,加上收入減少,美國家庭財富在2007年至2010年期間大減38.8%。

金融海嘯後 財富縮38%

聯儲局每3年會發表消費者財政調查,該調查顯示,美國家庭資產中位數由2007年的12.64萬美元,下跌至2010年的7.73萬美元。2004年當地家庭資產中位數為10.72萬美元,2001年則為10.61萬美元。
調查指,當地家庭資產大減,主要由於次按風暴期間房價大跌,抵銷在樓市暢旺時的升幅。調查又顯示,居住在西部、而一家之主為35至44歲人士的家庭,由於住宅佔資產比例較大,資產縮水情況最嚴重。
此外,受失業率及就業不足比率增加影響,美國人的收入中位數大減。根據調查數字,當地收入中位數在2007年至2010年期間下跌7.7%。家庭收入中位數亦由2007年的4.96萬美元,下跌至4.58萬美元。
不過,最富裕的美國人資產中位數卻由117.23萬美元增至119.43萬美元;而最窮困的美國家庭收入亦由1.29萬美元增至1.34萬美元,反映貧富縣殊問題加劇。調查顯示當地中產家庭在金融海嘯期間,面對的資產及收入虧損最嚴重限制該些家庭花費的能力及意欲。雖然數據反映2010年的情況,但顯示的問題將持續拖慢經濟復蘇。
報告亦指,經歷了金融海嘯的美國家庭,對於金錢的概念亦有改變。越來越多家庭學懂了積殼防饑及未雨綢繆,儲蓄以應付短期的金錢需要。報告發現,負債家庭在這三年間下跌2.1個百分點,仍有74.9%屬於負債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