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奧巴馬急 默克爾不急 - 盧峯

國際Z世代:奧巴馬急 默克爾不急 - 盧峯

好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終於按捺不住,高調及直接的向歐盟國家領袖特別是德國施壓,要求她們不要再像擠牙膏那樣應付歐債危機,改用大膽、果斷的政策,包括放棄一直堅持的緊縮政策,以免歐債危機不斷升溫,禍延美國及全球。
奧巴馬着急並不奇怪。距離大選不足五個月,可美國經濟卻開始像洩氣的皮球那樣越來越彈不起來。失業率回升至百分之八點二,新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再次增加,其他經濟環節也沒有甚麼好消息。假若情勢不好轉,美國經濟隨時像過去兩年那樣來個先高後低,令國民失望,並將大大削弱奧巴馬連任的機會。
偏偏在這個關鍵時刻,歐債危機突然急轉直下,從希臘燒到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令該國銀行體系受壓,隨時釀成另一次全歐以至全球金融危機,進一步打擊市場情緒及消費者信心,把歐美以至新興經濟體經濟拖進下沉的漩渦中。面對這樣的金融危機,奧巴馬怎能不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怎不公開向主宰歐洲命運的默克爾喊話呢?
問題是今時不同往日,美國不再像冷戰時那樣是德國的頭家,保障她的國家安全。要促使德國改變政策特別是國內經濟金融政策一點也不容易。在冷戰時代,西德(德國前身)是前線國家,時刻面對蘇聯紅軍及東歐共產集團軍隊的威脅。美國為了確保西德的安全,在當地派駐十萬美軍及大量先進戰機、導彈,隨時準備為西德的存亡跟蘇軍決戰。由於有這樣的特殊關係,西德政府不但在外交上緊跟美國,在內政包括經濟問題上也不得不賣美國的賬。
自六十年代中開始,西德就一再應美國政府的要求讓馬克升值,以保持美國貨的競爭力,避免美國的國際收支情況惡化得太厲害。到八十年代中,美國要求日圓、馬克升值以改變經濟失衡情況,西德政府儘管不情不願也被迫簽下PlazaAccord,讓馬克兌美元在兩年內升值四成六!
現在冷戰早已結束,美軍在歐洲的作用大減,倒是德國成了歐盟的龍頭,在經濟實力上足以跟美國抗衡。時移世易,默克爾也許不致於當奧巴馬的話是耳邊風,但她肯定不會像以往的德國總理那樣對美國言聽計從。奧巴馬可不要抱太大期望。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