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范用與我 - 張昌華

蘋果樹下:范用與我 - 張昌華

范用先生是鎮江人,我們的鄉賢。我最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
追憶我首次拜訪,見他滿屋是書,多到書架無法立身,摞到方凳上、園桌上,以至碼在牆角地板上。客廳酒櫃裏擺滿中外酒瓶,大者如炮彈,小者似手雷。牆上懸掛著黃永玉為其作的一幅肖像漫畫,持書卷挾酒甕,題字為「除卻借書沽酒外,更無一事擾公卿」,以及苗子的對聯「且共歡此飲,時還讀我書」。那是先生歸隱後的生活寫照。回寧後我寫了篇《范用:三多先生》,說他是位友多、書多、酒多的名士。他粲然一笑,諒是默認了。

嗣後我每每進京,公務外的一等大事,便是訪謁先生。他門口那塊小木牌上寫著「范用」兩字,是苗子的手迹。早年,一按門鈴,裏面馬上傳來「來啦──」的回應。夏時,先生是一身「短打」,白汗背心,黑中裝短褲,老圓口布鞋,一個「小尺碼」(先生自謔)的老頭,搖著柄大蒲扇蹣跚而至;有時甚而哼著小曲,一副仙風道骨模樣。漸漸地,先生便策杖開門迎客了;不知何時,開門的竟是家人或保姆了。早年造訪,如適午餐時分,我便邀先生到小區對面小酒館喝兩盅,先生從不矯情,把手一揮「走吧!」自先生老伴離去後,他再也不肯賞臉與我對飲了。再以後,先生幾足不出戶了。白髮日多步履漸緩,談鋒大減聲色日衰了。
好像是2009年歲秋,先生已纏病榻。見我來訪,他披著紅大格襯衫從卧室匆匆而出,髮蓬如草;一隻袖子怎麼也穿不上,扣子也錯了位,最後還靠家人幫的忙。本想與他合張影,實在不忍心難為他了。
我沐先生的恩澤頗多。他對我的出版工作不僅關心,而且大力支持。提供許多珍貴出版資料,事後我給他開點資料費,遭拒。一次,他不知怎麼談起出鄭超麟的書擱淺事。我不知天高地厚,提出給我帶回江蘇試試。先生直擺手:「你惹不起那個麻煩。」我心知肚明,那是先生對我的愛護。先生屢次對我說:「沒品味、沒價值的書,千萬別出。」欣慰的是先生這一教誨,我在日後的出版實踐中總算是堅守下來。

從私益來說,先生賜我多件先賢遺墨。他居然將所藏的宋慶齡為「三聯書店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集」的題簽送我;之後,他又寄來茅盾、豐子愷、苗子題簽數枚。不久,我登門道謝時,問他最近在忙些什麼。先生說有時寫點「豆腐乾」,幽默地說「騙點錢,好買書」。還童趣十足地從抽屜中翻出一本小學生《算術》練習簿,封皮上寫著「賣文」兩個字。上記某文得稿費若干的流水賬。旋而又說,他的興趣轉移了,在整理抄錄七十年來前輩師友給他的信函。接著捧出一自製的大剪貼本,一頁一頁翻給我看。記得那次他把新作《鄉里故人》手稿給我,問可否在江蘇找家報刊發表。我帶回四處兜售,居然未果。悲哉。近日檢點舊物,它靜靜地躺在我的公文夾中。物是人非,悲從中來。適董橋先生索稿,呈上。權作心香一瓣,告慰范用先生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