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工程機械骨幹企業中聯重科(1157)一項1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授信額度,金額遠遠高出公司AH股逾960億元的市值,因而被分析員指公司現金流趨緊,但中聯重科董事長助理劉鵬飛否認公司出現財務危機。
中聯重科上周一公佈,公司擬向有關銀行申請信用(授信)及融資業務,總規模不超過1400億元,包括流動資金貸款、按揭業務、融資租賃、各類保函等銀行相關業務。
龐大的授信金額令市場關注中聯重科的業務發展動向,內地媒體近日亦關注公司財政狀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訪問了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顧問王博,他認為,中聯重科之所以要進行如此規模的授信申請,本質上是由於公司現金流趨緊,公司要繼續拓展市場,須補充一定的現金流。
「巨額授信顯實力」
報道引述劉鵬飛回應稱,這只是授信額度的申請,跟融資是兩個概念,中聯重科並沒有出現財務危機,申請1400億授信額度是公司實力和信用的體現。中聯重科董事會秘書申柯在會上表示,公司申請授信額度的數量,一是要考慮到銀行授信具有一定額度的沉澱,以及境外業務中可能雙倍使用授信額度的情況,二是要考慮企業的競爭實力及品牌知名度。
中聯重科董事局秘書辦相關人士亦稱,向銀行獲取授信做法的不止中聯重科一家,這跟工程機械行業本身的銷售模式有關。
同業紛向銀行申請
報道指出,三一重工也曾發佈公告,擬向有關銀行申請2012年度授信額度,總規模為1368億元。徐工、柳工也向股東大會提出類似申請,額度分別為500億元和960億元。至此四大工程機械企業合計將獲超過4000億元銀行授信。
工程機械企業紛紛申請大額銀行授信,是由於隨着工程機械行業「低首付」、「零首付」、「變相降價」等非理性促銷手段的出現,資金問題已成為業內公開的話題。
王博認為,中聯重科需要新資金亦不無道理,公司2011年年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463億元,按年增長44%,而同期應收賬款則由69億元增至116億元,漲幅達68%,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也提高到25.17%;同時,公司現金流也出現負值。數字反映公司在售出大量機械產品後,並沒有收到相應的真金白銀。
中聯重科4月底公佈首季度業績顯示,應收賬款為141億元,現金流的負值為1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