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黎堅惠在玻利維亞天空之鏡,彷彿照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出書寫靈修寫生活,再不只有時尚。
一年後的今日,她毅然在工作中抽身,近來忽爾低調,在傳媒界近乎沒甚動靜,專欄不寫了,電視節目也停了。她說要開拓時裝以外的生活,暫且放下時尚達人的身份,尋求新啟發和生命的平衡。時間看似停止,其實,正急速轉動。
撰文:唐飛輪
攝影:陳盛臣
Wardrobe:COS、RichardNicoll
生命的演進
早前,Winifred決定將電視節目和專欄全部停掉,探索新生活、準備去非洲旅行、又要將時間留給兒子,「時間越來越唔見使,因為生活越來越豐富,想做嘅嘢太多,要在隨心和計劃中找平衡。家我係轉變嘅階段,想用另一種方式生活,想寫新嘅題材。」(所謂以前,也所謂家,生活有啥不同?)「好大分別!以前是Doing,一味做做做,家想試Being,BeMyself,拎走晒專欄、Deadline、電視節目呢啲身份,剩番嘅我係咩嚟呢?我的Essence,我想感受一下。」暫擱下時裝人的身份,她視為自然演進,「時裝永遠都係我的一部份,但比重越來越細。我都做咗咁耐,見到潮流返嚟時你會諗:嘩!廿年前我已經經歷咗一次喇,係咪要經歷咁多次Cycle呢?」
愛錶多面貌
年紀漸長,漸漸對珠寶鐘錶生情。對於名錶,啟蒙者原來是爸爸,「12歲開始拎爸爸啲錶嚟戴,仲係一隻崩咗嘅白金錶,唔係我整爛㗎!之後佢就畀咗我戴,嗰隻就係我嘅第一隻名錶。雖然係唔啱戴,但由嗰一刻就對Timepiece有咗啟蒙。」芸芸名錶中,Winifred尤其欣賞Jaeger-LeCoultre積家錶,「佢核心業務真係造錶芯,係對錶的Machinery精工的追求,唔止得外殼咁簡單。佢有全世界最細嘅錶芯,而且唔係一個錶芯放晒落所有嘅錶度,唔同Size嘅錶會配唔同厚薄嘅機芯,呢樣嘢唔係咁常見,所以我幾欣賞,同埋佢做到錶可以Flip嚟Flip去,呢樣又係科技同工藝嘅結晶,好似係一件ArtPiece,其實又係一個Technology。我鍾意啲嘢好Crystallized,即係話唔止一面,而係將好多優點集合喺一隻好細嘅錶度,好精細。」
錶的意義
名錶對女人的象徵意義是甚麼?或許是男人對女伴的山盟海誓,Winifred話今時唔同往日,「以前可能是家傳之寶,或者男人送畀你。家,女人鍾意買乜就買乜,好記得當年科網期,簽咗一張對我嚟講好大嘅合約,七位數,嘩好開心!即刻唔返屋企,走去中環,走去錶舖,買隻靚錶同自己賀一賀。唔需要由情人或丈夫去成全!」對於她,錶的功能在於襯衫和保值,「用嚟襯衫,着晚禮服時錶就好似珠寶嘅一部份。若是保值,就要睇獨特性。」揀錶當然是以設計行先,「對機械無乜研究,陀飛輪、隻錶點樣揭開……呢啲古仔我都鍾意聽,機械是Design的一部份,亦是創新的一部份。」近年隨着年紀與口味之改變,亦漸漸欣賞鑽錶,「以前覺得鑲鑽好炫耀好庸俗,我鍾意啲有氣質嘅嘢。但近年錶商將平衡拿捏得好好,鑲鑽增值亦可以保持錶嘅氣質和優雅度,唔會覺得戴鑽石錶就係『嘩!暴發戶』!」
Jaeger-LeCoultre(23148633)
尖沙嘴海港城港威商場G219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