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位說過,金磚四國(BRIC)其實是「笑死人投資概念(BloodyRidiculousInvestmentConcept)」的意思。相信不單止在內地市場損手爛腳的股民感同身受,不少外資企業也會發現在內地賺錢越來越難,風險又高。連一向穩陣的恒生(011),曾經自詡完全沒有沾手按揭證券,成功避過次按風暴,想不到也栽在內地的投資手上。
入股烟台銀行 恒生中伏
近日內地媒體廣泛報道,恒生及永隆有份投資的山東第二大城市商業銀行烟台銀行,其董事長莊永輝於雙規後已正式被捕,司法機關很快便會提出起訴。烟台銀行6月1日更發出公告,指6月底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將審議免去莊永輝、副行長李永平以及董事陳遠東等職務。
這件當地矚目的大案已有數十人接受調查,包括公安以金融詐騙罪名拘捕了17人,檢察院則緝捕了21名瀆職、行賄受賄的嫌疑犯。
案情指2月初,烟台銀行一名支行行長劉維寧,從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17日,分多次將合共票面高達4.36億元的銀行承兌滙票取走,其中有1.7億元轉入其個人賬戶。其後的調查,發現案中有案,並且扯到莊永輝涉嫌受賄。更有報道指,莊永輝趕在恒生永隆入股前,透過迂迴安排增持銀行股份,藉此獲利1.5億元。
恒生及永隆乃於2008年12月入股烟台銀行,分別持股兩成及4.99%,成第一及第三大股東,也是恒生除興業銀行以外的唯一內銀投資。
內部鬥爭嚴重 外人難管
入股後,恒生曾向烟台銀行派駐首席風險官曹景渡及副行長歐恩陶,但兩人均先後離開恒生。有說烟台銀行內部派系鬥爭嚴重,山頭割據,外人要插手管理,只會舉步維艱。
烟台銀行一案牽連廣大,被捕員工由上至下都有,反映存在系統性的腐敗問題,加上股權分散,令原管理層權力獨大,港資股東的制衡難以發揮作用。烟台銀行近年亦越做越縮,由山東第一城商行跌至第八,業績亦甚波動。
事實上,外資要在內地商業銀行獲利並不容易,早前彭博引用中國銀監的數據,指外資行過去10年,在內地直接投資了270億美元,又透過入股內地銀行投資了330億美元,但期內取回的盈利僅為100億美元。部份銀行如德銀及蘇皇,早前均已撤出了內地的零售銀行業務。這幾年外資銀行紛紛減持內銀股的股權,除了急需套現壯大資本外,相信亦與發現無法參與管理加強合作有關。
恒生美其名是烟台銀行最大股東,但在行使權力時,肯定充滿無力感,恍如要靠邊站,恒生要面對的不止是烟台的原有管理層,還有背後撐腰的地方政府勢力。早前曾傳出恒生有意撤資,但已遭到恒生否認,現在案件有望把舊勢力連根拔起,反而對恒生來說,這筆投資有機會否極泰來。當然,期望還是不要放得太高。
執手尾
和黃(013)聯同李嘉誠基金上周以不到10億元現金代價,重奪三年前以過百億元賣出的以色列第二大流動通訊服務商「Partner」的控制權。香港傳媒普遍稱許李嘉誠善於把握市場起落,又一次施展高賣低買的財技。我卻以為和黃今次執手尾的味道甚濃,是三年前出售資產的非常安排的手尾。
2009年,和黃的本業幾近全面倒退,港口、地產及酒店、基建、能源以至財務投資,除稅息前盈利(EBIT),都按年下跌,整體EBIT大幅下挫超過三成;歐洲3G業務雖然有所改善,卻未止血,除稅息前虧損仍然有近90億元。
做靚盤數 和黃賣產巧安排
和黃管理層從來不會容許如此肉酸業績獻世,總會花盡心思,通過賣資產,配合會計技巧,做出一份似樣業績。那一年,如果不是因為有來自出售資產的龐大盈利,和黃業績將會出現近年來最大幅度的倒退。
那年8月,和黃旗下和電國際(後來被和黃私有化),以107億元作價,把所持有的51%Partner股權,賣給以色列財團Scailex。
和黃2009年稅前溢利300億元,當中142億元,即接近一半,來自出售資產和重估物業。出售資產利潤佔去了125億元,最大的一筆,是沽售Partner得來的74億元。扣除和電國際少數股東權益後,Parnter交易直接為和黃BottomLine貢獻45億元利潤,佔去全年盈利三分之一,支持和黃全年盈利不跌反升12%。
Partner交易對當年和黃做靚業績異常重要,為了吸引買家拍板同意交易,和黃作出一個少見的安排,容許買方超長期分期付款。107億元代價中,有22%,即約23.4億元(3億美元),Scailex可以在54個月(四年半)後才找數,其間和黃僅收取平均年息三厘,以及得到Partner的12%股權作為抵押品。和黃錢未收足,但盈利已在2009年十足十入賬。
恐Scailex賴債 先下手為強
之後以色列政府開放流動通訊市場,Partner盈利下挫,股價比賣盤時回落七成,反映和黃賣產時機一流。但Scailex及其母公司Suny,不斷舉債,債台高築,被信用評級機構降級,在和黃與李嘉誠基金買入Scailex七成半股權之前,Scailex負債7.6億美元,當中3億美元就是三年前欠下和黃的未付代價。Scailex四出尋求買家,又傳出可能要重組債務,和黃也許在盤算明年收回那3億美元欠債機會漸渺,Partner的12%股權又不足以抵償。和黃現在入主Scailex,可以避免被動地等待Scailex隨時賴債,打擊自己的業績;而和黃入股後的第一個安排,就是容許Scailex再押後三年至2017年才還款。
以色列市場環境今非昔比,最大經營商Cellcom過去一年股價也要大挫七成;高負債的Scailex的售價,便宜得有道理。和黃今次不一定執到平貨,但連同2009年交易一併衡量,早已立在不敗之地;花十億八億執手尾,也許早在李嘉誠當年交易的計算當中。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