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洗底拓奶源建設牧場規模化 盼供應自給自足

蒙牛洗底拓奶源建設
牧場規模化 盼供應自給自足

【本報訊】中糧派駐新總裁進入蒙牛(2319)剛滿兩個月,已立即「發功」,決定加快公司對奶源的建設,最新目標要在2015年,達至百分百原奶都是來自規模化牧場要求,而現時則只有80%。 記者:吳綺慧

管理層在內蒙古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新總裁的首要任務是短時間內提升品質管制至「國際水平」。

已監管牛隻用藥飼料

集團主要子公司內蒙古蒙牛的行政總裁姚海濤承認,雖然公司已做了大量品質檢測,但居然仍有「萬分之一」機會出事,證明他們是要有改善的地方:「過去發生的問題我們承認,的確沒有做到產品『百分百』(合格),但我們未來會努力做到。」
內蒙古蒙牛副總裁白瑛則表示,管理層和來自中糧的新總裁孫伊萍商討過後,她的確是要求公司加快對奶源方面的建設:「始終品質管理上,最弱的一環是在奶源,我們現在上游已經連牛隻的受藥、飼料都管,但小型農戶仍然是很難去管。新總裁是希望在2015年,已可以把這些都淘汰掉,做到百分百之來自規模化牧場。」
所謂規模化牧場,是指牛隻數目達1000頭以上的牧場,現時蒙牛有80%的原奶是由這些牧場提供,而餘下20%則是來自於較小的農戶。白瑛表示,公司過去所說要未來五年要投放30至35億元人民幣到奶源建設,這投入速度亦會相應加快,「不只是自建牧場,亦包括用合作、託管或資助貸款等模式。」
去年底因有牧場牛隻食用了發霉飼料,導致蒙牛最後有產品被檢驗出致癌物。白瑛稱,今年起蒙牛已連牛隻飼料「都管埋」,統一向50多間供應商採購飼料,然後提供予牧場。「這個問題不會再發生的了。」
至於近年網上傳出的原奶加入了牛尿的傳聞,姚海濤則強調是「不可能」:「牛只會透過機器擠奶,奶直接經管道集中送到奶罐去了,你想加都根本加不到!」

蒙牛高層在記者會上齊拿起旗下產品飲用,以行動證明產品安全。

首五月銷售僅單位數增

受去年致癌物事件影響,蒙牛銷售曾大受打擊。首席財務官吳景水透露,首五個月蒙牛銷售確實只有低單位數增長,但主要原因是受經濟放緩和基數太高,否認市佔率有下滑,強調這增長是「符合行業趨勢」,現時銷售亦已「基本上恢復」出事前的水平,並對達到年初的目標「非常有信心」。不過,根據高盛引述中國統計局的數據,國內奶業今年首季銷售增長為14%,並非只有單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