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街街市 花園改做農圃廚餘變有機肥料種菜

大元街街市 花園改做農圃
廚餘變有機肥料種菜

【環保地帶】人人講環保,實踐最重要!廚餘循環發展仍在起步階段,有逾30年歷史的大埔大元街市,已悄悄走上環保先鋒之路,成為首個環保廚餘循環再造試點的街市,在平台打造有機農圃,利用街市商戶未售出廚餘製成的有機肥料,種植農產品。領匯指街市農圃試驗中,未正式開放予公眾。記者:陳詩雅

大元邨居民殷小姐近月到大元街市三樓平台,發現早前圍封的休憩花園重開,除花草外,亦種有蔬菜及玉米等農產品,不知領匯為何改做農圃,「家有番茄同生菜等,以前嗰度只係花圃,改咗種菜都幾好」。
負責管理大元街市的領匯表示,街市裝修後利用平台建造園圃,為轄下街市首個環保廚餘循環再造試點。此農圃由綠長青環保協進會推行社區廚餘分類回收及有機種植試驗計劃,尚未開放。
試驗計劃由街市清潔員工到大元街市各商戶收集未售出的食材,包括蔬果、肉類或海產等有機廚餘,商戶已預先獲分發回收桶集中廚餘分類。當集齊所有商戶的廚餘後,再送到街市平台,利用廚餘機將廚餘製成有機肥料,這些肥料會送到認可機構進行測試,確保農產品適合食用。

農產品有香草蔬果

領匯稱試驗計劃如推廣至其他街市,有待落實。廚餘循環再造農圃會由專業農夫提供種植支援及諮詢,主要種植合時食材如西菜常用的香草及蔬果。計劃期望大元街市提供合適地方,銷售由農圃種植的有機農產品;此外農產品亦可作為街市內「大廚教室」的教學食材,教授街坊烹飪心得,體驗「自給自足」的耕種樂趣。
大元街市位於大元邨,歷史悠久。領匯於2010年斥資9,500萬進行優化工程,並獲亞洲管理學會頒發「亞洲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環保大獎2011」,工程於去年10月完成,當時首度引入八達通電子付款系統,惟顧客慣了買餸「洗大餅」現金找續,有指商戶亦不太習慣操作八達通機器操作。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