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一年期的基準貸款利率及存款利率各0.25厘,是2008年以來首次減息。雖然減息的消息,未能為中港股市帶來支持,但是減息行動已反映中央改變了貨幣政策的方向,已經轉為「穩增長」,決定採取一切措施去防止經濟下滑。未來數個月,減息或者調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行動,可能會陸續有來,逐步改善中資股的投資氣氛,帶動第三季內地經濟表現。參考2008年中國減息周期的數據,當時國企指數大約在首次減息的三個月開始出現反彈(見圖)。
中國減息後,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為6.31厘,一年期基準存款利率為3.25厘。此外,人行也宣佈擴大利率浮動區間,把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調至1.1倍(即最多按基準利率+10%),而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下限則調至0.8倍(即最多按基準利率-20%)。
內房、保險業看俏
雖然一般認為,減息對內地銀行有負面影響,特別是淨息差有收窄的壓力。由於貸款利率下跌。存款利率又容許向上浮動,預期內地銀行普遍將會上調存款利率至人行容許的上限,以吸納存戶的資金。
這或令內銀的平均淨息差收窄20點子,今年全年內銀股盈利預測可能會因此調低10%。可是,大家要留意一點,現時內銀股平均預測市盈率僅5.7倍,所以一旦內地持續有寬鬆措施,有助改善巿場氣氛和提升估值水平。
當然,在淨息差收窄的環境,一些有強大存款基礎的內銀股,不需以太高的定存利率吸引存戶,所以淨息差收窄的壓力會較少。
減息對敏感的行業會有利,例如汽車、房地產、公用事業、機器、航空及保險股等。雖然減息一次不會馬上提升投資房地產的信心,但我預期,由現時至7月份,可能會加大放鬆房地產政策的力度。
當中如果能有降低用家首期佔總貸款額的比例,又或者放寬第二套房按揭限制的政策,相信會明顯改善到內房股的投資氣氛。
恒生國企指數上周五收報9352點,較今年2月份高位11826點下跌21%。往績市盈率已經跌至8倍水平,逼近2010年低位的7.6倍,或為中線投資者締造分段趁低吸納機會。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