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只有編劇相信 - 毛尖

毛尖:只有編劇相信 - 毛尖

兩年前,很認真地看了艾偉的小說《風和日麗》。我並不認同艾偉的革命史觀,但小說中大量的關於革命、政治和個人的思考卻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儘管小說的主線是一個私生女尋找將軍父親的故事,但看得出,艾偉一直盡力避開秘辛傳奇的野史筆法,他的寫作抱負是:私生女主人公是一種隱喻,共和國將軍也是一種隱喻。

可是呢,電視劇《風和日麗》不僅把小說作者試圖避免的野史當作了重點,而且用偶像劇的方式把《風和日麗》變成了一齣共和國宮廷劇,當然,在當代中國,這樣的宮廷劇也可以算是一種隱喻,可惜編導的宮廷能力遠不如《甄嬛傳》。
最後一集,女主角楊小翼的母親楊滬病危,陪伴在她床前的是她後來的丈夫,平民饒得文。這時,將軍手下過來通知饒得文請他迴避,因為將軍來了,來見楊滬最後一面。然後,貌似周恩來但不是周恩來的將軍出場,他讓人又把饒得文叫來,握着激動的饒得文的手說:感謝你照顧了楊滬,我是她的第一任丈夫。
看到這裏,我真是覺得人定勝天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甚麼事情是咱編劇做不出來的?全國人民尊敬的將軍,讓情人思念了一輩子,讓女兒找了半輩子的男人,就這樣自己突然揭開面紗走下神壇,既為死去的資產階級情人恢復了名譽,也給全中國的偷情男人樹立了榜樣:該認得認。奶奶的,早知道將軍有這等勇氣這等情懷,前面三十四集還有啥好折騰的!為了認這個爹,楊小翼自己死去活來不說,身邊的男人死的死,傷的傷,連小兒子都送了命。

電視劇最後讓兩個男人守着痛苦了一輩子的楊滬,用將軍的話說,「陪她走完最後一程」,我有點疑心,編導是想煽一把情的,你看你看,將軍也是人,而且,為了怕我們不動情,編導繼續他們的超現實能力,情人死後一年,將軍也死。將軍的兒子帶着楊小翼,推開一個房間,這個房間是將軍專門做木工活的地方,因為在將軍老家,女兒出嫁,要送一口箱子,共和國將軍像美劇中的偏執狂一樣,一直在為女兒做箱子,一遍遍給箱子上漆。
我不知道艾偉看到這裏心跳怎樣,反正我是很崇拜編劇了。基本上,咱編劇的能力在十多年來轟轟烈烈的電視劇製作大潮中,一撥比一撥更具想像力,用微博上的競賽體來比附就是:出國有啥了不起,有本事出嫁!出嫁有啥了不起,有本事出櫃!出櫃有啥了不起,有本事出家!
其實,出嫁也好,出家也好,中國觀眾見多識廣,承受得起,真正令人覺得無聊的是,這些年的電視劇中,經常會有這種頗有些神秘色彩的老一輩革命家,而在表現這些革命者的時候,編劇力氣十有八九花在革命者的愛情能力上。換句話說,如果把電視劇中的共和國先驅集合一起,那絕對是一支夢之隊,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可是,要說這樣的一支隊伍締造了新中國,只有編劇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