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父母是上帝(二) - 嚴浩

孩子的父母是上帝(二) - 嚴浩

米雪聽了這位十一歲小女孩的故事,很替孩子擔心,但作為專業治療師,她也為小女孩的媽媽擔心,小女孩在念書,學校有心理輔導老師,小女孩懂得及時去看醫生,但這位媽媽可知道:她已經是一個有嚴重情緒病的心理病人?最需要去看醫生的是這位母親。
米雪說,在這個事件中,有幾個關鍵的問題,第一:根據心理學家的意見,超過8歲的孩子,家長不可以隨便打,過了8歲,孩子已經有怨恨的情緒,甚至有報仇的心理。
米雪的話嚇我一跳,就在這一天的早上我剛好看了一則大陸的社會新聞:「因為遭了爸爸一頓打,次日,未滿12歲的她下毒毒死了父親。母親再也不願意跟她說話。現年13歲的小小(化名)是廣東省女子勞教所最小的勞教學員。這樣一個特殊的兒童要怎樣管教?她今後的人生之路又將如何?……藉此案例,記者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從中吸取教訓,正確教育和引導孩子,也希望社會對小小這樣特殊的兒童予以關注和幫助。……小小被父親用木掃把打了一頓。第二天中午,她將準備好的農藥放到午飯的菜中。『三湯匙夠了,爸爸肯定會完蛋』,小小細聲地說,『自己差不多每個月都會被父親打』。」
「棒頭出孝子」,這是從前我們中國人說的,可是時代不一樣了,孩子們生活在一個由電子媒體主導的信息世界中,知道父母體罰自己是不對的,棒頭奪走的是孩子的自尊,從棒頭出來的,更多的是怨恨、是傷心、是暴力、是兩代之間無法撫平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