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晚上,我們坐在玻璃餐室內吃晚餐,雨就在頭頂的玻璃點點滴滴敲打下來,穿過玻璃屋頂的樹幹有雨水滲下來,那可不是建築物漏水,而是設計師的刻意安排,讓從天而降的雨點,可讓室內的樹根得到來自大自然的灌溉。
倘若這不是我們吃餐的地方,而是客廳,那更好了,聚上三四十人,場面夠熱鬧了,我們坐下來欣賞晚來的風雨,先來杯紅酒,吃點什麼,再飲茶或喝咖啡,談天說地,這樣子消磨一個晚上,挺寫意的。雨來了,我們坐在玻璃屋內,看着雨灑下來,雨點卻沒有滴到頭上,不會濕身的。
玻璃屋是我至為喜愛的建築之一,日間可在裏面吃早餐,午餐。有陽光的早上,在太陽照耀下吃早餐,一點不覺得熱。倒是到了中午,太陽高空掛,冬天樹葉不見了,在室內很是和暖,夏天雖有樹蔭,仍會覺得熱。還是晚上感覺最好,不管是滿月還是祇有繁星的晚上,踏步走出玻璃門,抬起頭來,總可看見星宿或月亮。
這玻璃屋見證了多少來自不同年份舊生的聚會,這可是個最佳話當年的地方。一杯在手,舊生有說不完的話題,多年不見,到此可不是為了吃自助晚餐,不是為了喝陳年佳釀。不見多年的老同學,到來分享那些年的人和事,記憶儘管不那麼可靠,口述歷史也許祇有幾成是真的,在玻璃屋內,說出來的少年趣事,不用考證的,有人附和就成。
這也是個文化活動完滿結束,讓一眾嘉賓聚在一起宵夜的好去處。詩歌朗誦會後,詩人也得吃茶點,也想在此與年輕人分享寫詩心得。看過一套與我們有關的電影,導演也想在玻璃屋小吃時與觀眾談談電影帶來的訊息。還有崑曲之夜,台上的年輕演員,落妝後,換上便服與台下青年對話,大家在玻璃屋一起吃豉油王炒麪,柴魚花生粥。從台上走到台下,崑劇演員讓觀眾知道,崑曲可不是又遙又遠的藝術。
這個晚上,出席的都是朋友,我知道,一起可以在玻璃屋內喝紅酒,吃海鮮沙律,吃烤牛肉的日子不是常有。周末,下雨的晚上,他們仍肯抽空到來,過一個愉快的晚上,人生得意且盡歡,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