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癌病康復者為慈善划舟遠征

兒童癌病康復者為慈善划舟遠征

【本報訊】今年廿多歲的康元、家慇與浩然,均是兒童癌症康復者。他們與一般少男少女無異,開朗、健談、活潑好動,但小小年紀已嘗過在生死邊緣掙扎,明顯較同齡者多一份勇氣。他們本月底將輪流接力,划雙人獨木舟由東涌前往澳門,為兒童癌病基金籌款。大風大浪的50公里充滿未知之數,但他們齊聲道:「我哋有嘅係毅力!」 記者:嚴敏慧

今年25歲的急性淋巴細胞性血癌康復者家慇說︰「3月已開始訓練,很辛苦!技術不足,體力亦不足!」她中二那年突然在學校暈倒,被送往屯門醫院救治,證實患病後即時停學並展開治療。前後兩年的治療非常艱苦,但醫生及護士的無私付出令她大為感動:「為了讓我追回課程及早上學,他們放工後竟利用私人時間幫我補習。」她笑言,此舉令她更有決心打敗病魔,也令她決定日後一定要多幫助人,回饋社會。

憂體力不足曾想放棄

病癒近十年,現在身為社工的家慇過去不斷參加戶外活動,曾參加露營、外展訓練等。不過,面對首次挑戰的獨木舟,體力消耗大,令她萌生放棄念頭,而一次受傷卻使她再立下要完成遠征的決心,「玩玩吓突然小腿麻痹,醫生怕我腰椎盤突出,下令要我休息……」那種突然失去的感覺,叫家慇十分難受,幸最終只是虛驚一場,本月尾能如常隨隊出發。
除體力不足,癌症後遺症也是一大障礙。29歲的康元是腦腫瘤康復者,13歲那年接受切除手術及自體骨髓移植,雖然最後戰勝癌魔,卻令其聽力及平衡力出現問題,「聽不到高頻的聲音;因為平衡細胞受損,過去十年仍行不到一條直線」。坐上獨木舟,他要利用其他感官平衡,並需要不停搖晃獨木舟,令同伴也受到影響。在教練的協助下,他已慢慢找到平衡要訣,更有信心可以完成今次遠征旅程。
唯一有獨木舟經驗的浩然,是罕見腎母細胞瘤患者,3歲半已切除了左腎。現年26歲的他對患病完全沒有記憶,但橫跨腹部的手術疤痕卻永遠存在。他表示,作為癌症康復者,較常人多出一份毅力,希望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能對他人帶來正面影響。面對遠征旅程,他只希望屆時風平浪靜,不要「划三步退兩步」,安全到達澳門。

目標籌款額逾15萬元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同學會每十年一度的港澳慈善獨木舟遠征,將於本月30日至7月1日舉行。28名成員加上5名兒童癌症康復者,將分別以14艘獨木舟出發,來回東涌及澳門,全程遠征100公里。5名生命鬥士會參與東涌到澳門的部份,輪流接力划獨木舟,目標八小時內划畢全程。大會希望為兒童癌病基金籌款逾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