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報販謀殺案》
【本報訊】深水埗報販何慧霞(霞姐)99年被殺案,隨着兩名主腦上月底被判囚終身,事件終告一段落。霞姐的獨生子過去一直低調,日前終打破沉默,為亡母寫了一封3,000字長信,記下母親點滴,想起7年前生日收到的禮物:終於有刀手落網。13年後,法官將主腦定罪,慨嘆公義來得太遲,但霞姐兒子深信因果報應,在他眼中,只怕公義不來。他希望將亡母捨身為人的精神告訴公眾,並讓子孫傳承下去。 記者:黃幗慧
兇案兩名主謀上月30日被判囚,霞姐的兒子(31歲)翌日寫下以〈公義不怕你來遲,只怕公義你不來〉為題的信。他說,2005至06年間,案中刀手被捕,他已計劃寫下這封信,直至主腦被定罪,他感到釋懷,才正式落筆,好讓公眾了解霞姐為人。
霞姐兒子希望盡量低調以保護家人,故拒絕透露名字。接受訪問時,他表現內斂,被問到有甚麼話想向父母表達時,他只說「冇」。但從信中的字裏行間,可見他仍很掛念亡母,並感激父親身兼母職照顧他。
難忘母親孭上半山返學
信中透露,霞姐在澳門出生,生母誕下她後便離家而去。霞姐後來移居香港,由於家中經濟問題,中四便輟學到父親報攤幫手,直至婚後誕下兒子,仍堅持清晨4時起床工作,下班後回家做家務,幫兒子溫習功課,每日只休息6小時,養成她堅忍的性格。
兒子形容霞姐待人有禮,從不喜歡「出風頭」,但99年因代表報販向報紙發行商反映不滿促銷安排,結果招來殺身之禍。突然面對母親被殺害離世,當時只有19歲、仍在求學的兒子思想只得一片空白,他滿腦疑問,不明白兇手為何施毒手。
霞姐的後母痛不欲生,兩年後因病離世。霞姐的丈夫劉炳新對妻子日思夜想,以淚洗面,一度想尋死。霞姐兒子亦非常內疚,母親遇害前面對很大壓力,但作為兒子,卻沒有好好理解她的感受。縱然自責,但為免增添家人壓力,他只好裝作堅強。每當獨自憶起與母親的生活點滴時,他曾想過,從家中一躍而下,幸最終臨崖勒馬。
霞姐兒子自小多病,經常頭暈,他憶述有一次,只得110磅的母親,竟然揹起重130磅的他,走上半山斜路送他回校。霞姐後來為了照顧兒子,一度放下工作,找人幫忙看報檔。亡母的照顧,兒子仍然歷歷在目,甚至覺得母親死後未有離開,「佢喺後面默默照顧我」,直至兇手相繼落網,母親才漸漸離開。他相信母親現已真正安息,去應該去的地方。
四兇徒落網如生日禮物
在信中,霞姐的兒子感謝警方多年來鍥而不捨揪出幕後主腦。「7年之後,在生日那一天,我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在電視新聞中,我看到警方就此案拘捕了四名疑兇。」他雖感謝3名因謀殺被判囚終身的兇手做污點證人,但同時亦痛罵他們這個小補償,相對他們為霞姐一家帶來的傷害及破壞,只是微不足道。
霞姐兒子在信末表示,母親不惜用生命幫助區內報販爭取權益,引起公眾關注;而他自己的使命是好好活下去,照顧家人,並將亡母捨身為人的精神告訴公眾及下一代。
霞姐兒子千言書節錄
●……(我媽媽)送院後亦被證實死亡。在那一刻,我思想一片空白,又不懂何謂悲痛。心中只想為甚麼我這樣平凡的媽媽有這樣的遭遇,行兇者為甚麼要對手無寸鐵的婦人施予那麼嚴厲的毒手?
●……(事後我)一直裝作堅強。但記得有一次在家裏看着街頭,回想之前與母親的片段,當刻立即想過跳下去,忘記所有煩憂。但我知道這樣做,我不但對家人不公平及增加悲痛,而我亦無法面對母親。
●……(我要感謝)願意轉做污點證人的幾位行兇者,如沒有你們堅定的指證,今天一定沒法將主謀入罪;但是,你們的補償對我們來說只是一鱗半甲;反過來,我家被你們的傷害及破壞比你們的小補償更甚。
●……貝珊法官慨嘆裁決為死者及其家人帶來的公義來得太遲;但我回應是「公義不怕你來遲,只怕公義你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