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修前最後一擊 導賞團音樂會費用全免撻着藍屋今日啟動

復修前最後一擊 導賞團音樂會費用全免
撻着藍屋今日啟動

【本報訊】本港首個以「留屋留人」方式活化建築灣仔藍屋,今年底展開復修,預計2014年第四季正式運作,將出租13個單位。新租客須經甄選,首要條件是參與社區服務。活化前,今日展開最後一個活動「撻着藍屋」。 記者︰王家文

位於灣仔石水渠街的藍屋建築群由三幢唐樓組成,包括藍屋、黃屋和橙屋,總樓面面積合共約1,700平方米,復修期兩年,涉款約7,000萬元。首階段修建黃屋,該處租戶需搬到藍屋暫住;橙屋則加設升降機和天橋接駁兩屋。除改建廁所、廚房和走火通道,單位內的地磚、木門和木窗框,以至建築群外貌,除非有結構危險,最多只會修補,盡量保持「原汁原貌」。

「We嘩藍屋」籌備委員會主席羅建中表示,活化灣仔藍屋冀延續社區情懷。 黃賢創攝

承諾保留原有風貌

「保留多啲,先至夠真」。復修計劃「We嘩藍屋」籌備委員會主席羅建中強調,活化藍屋建築群不會像和昌大押般改頭換面,即使翻新舊牆,也會保留一部份作歷史印證。建築群復修後提供32個單位,除8個舊租戶,其餘單位用作展覽室、社區經濟互助公所和香港故事館,並引進糖水店和素食店等社會企業;另有13個單位透過「好鄰居計劃」出租。
出租單位面積由200方呎至600方呎,收取市值租金。新租客限於本地工匠、文化藝術工作者、社會企業、專業人士、在灣仔有住屋需要者和義工等。合資格租客再經抽籤決定,租約首年是試住期,其後每兩年續租。
「就算做會計、法律都可以幫手睇數或畀法律意見,識水電都可以幫手做維修」。羅建中說,甄選租客是希望各自發揮所長,回饋社區,延續鄰里情懷。
復修前最後一個大型活動「撻着藍屋」今日起至本月16日展開,包括音樂會、電影會和導賞團等,免費讓市民參與。活化後首年創造23個全職及兼職職位,預計每年吸引約11萬人次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