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聞柴玲公開表示原諒當年天安門慘劇一眾劊子手,包括幕後推手與幕前嘍囉,一個不放過,並願意日日為他們祈禱。
太不容易了,這需要多少勇氣!
柴玲自己也早預料如此非主流不近人情的言論,必招來許多人的憤怒,要很勇敢才能承受得住。
有一個說法:痛恨與憤怒要動用很大的能量,原諒卻更需要勇氣。
對,我們恨一個背叛出賣我們的情人、盟友、閨蜜,甚至殺父仇人,會讓怒氣損及自身,如一法師所言,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不過恨意一時難消,憤怒也是一種發泄。相比於泄憤,原諒是要把這些痛硬生生回收,消化,再放下。僅僅要說服自己的心,決不能有半點不甘,心口掛個勇字是不夠的。
而甚麼是原諒呢?和前度握握手容易,跟殺父仇人說:我父時運低,而你也做得太錯了,但我不和你計較,你看你,多可憐,你的內心其實也比死去的人更痛苦吧。你放心,為了不成為你心靈的負擔,我會將一切一筆勾消,無怨無恨。
柴玲是這種原諒法嗎?她說:過往每當想到領導人處理民運的方式,就感到痛苦及憤怒,直到信奉基督教才改變想法,相信只有真正寬恕,才能有持久和平。
許多人懷疑柴玲這番「原諒論」是為自己的電腦公司爭取進入強國市場,我先不想這樣想,因為這會讓我們又多了個憤怒的對象及痛苦,而柴玲是沒有空為我們禱告的。我寧願懷疑,她只是受不住六四帶來的痛苦與憤怒折磨,信教後忽然發覺原諒就能把包袱放下,無恨無痛。勇就勇一點,只消拿出二十三年前坐待其他學生流出的血來推動民運,而自己則選擇求生的勇氣,或者比當年更勇敢一點,她自己心裏即能持久地和平又平和,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