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東京地鐵毒氣事件餘波 - 盧峯

國際Z世代:東京地鐵毒氣事件餘波 - 盧峯

一九九五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是震動世界的大事。誰也料不到向來穩定、以治安良好見稱的日本社會居然隱伏着肆意殺害無辜平民的極端宗教組織,更想不到這個叫奧姆真理教的教團居然以沙林毒氣這樣的化學武器在繁忙的地鐵行兇,傷害數以千計上班族。事隔十七年,教主麻原彰晃早已被捕伏法,卻原來還有兩個嫌犯在逃。其中一個叫菊地直子的前幾天終於落網,另一個叫高橋克也的行蹤也被發現,可能過不了多久就被拘捕。
論襲擊的規模及全球影響,東京地鐵沙林毒氣襲擊當然無法跟九一一恐襲相比,但兩次事件其實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兩次襲擊都旨在撼動現存體制下的那份脆弱安全感,兩者都以大殺傷力武器希望動搖社會秩序。紐約世貿大樓是美國金融霸權的象徵,阿蓋達以飛機把它撞毀,令雙子塔倒下,是要向全世界表示美國不但可以挑戰,美國的金融霸權更是弱不禁風。
上、下班時間的東京地鐵可說是戰後日本經濟奇蹟的象徵,是維持體制流轉的大動脈。每天數以百萬計上班族像勤勞的螞蟻那樣坐地鐵穿梭來往,保證了日本的繁榮與穩定。奧姆真理教選擇在地鐵車廂放沙林毒氣,不但要癱瘓這條經濟大動脈,更是要打破運行多年的經濟秩序。
不過,沙林毒氣事件比九一一更可怕的地方是從策劃到執行的都不是甚麼反叛、偏執、頭腦簡單易受操控的人,他們也不像阿蓋達成員那樣滿懷仇恨。相反,這些教徒大部份是普通不過的上班族,有的還是專業人士、科學家、工程師,例如在地鐵千代田線撒沙林毒氣造成兩人死亡的林郁夫就是一位優秀的外科醫生。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先生在事件後分別採訪了受害者及奧姆真理教信徒,寫成了《地下鐵事件》及《約束的場所》兩本書。
在《約束的場所》看到的幾位信徒告白,只能說他們真的是跟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對現實生活有些不滿,稍微受過些挫折,但絕不是殘暴不仁或愚昧的人。當中一些更對麻原彰晃及教團的高級幹部有這樣那樣的懷疑與不滿。但當村上問他們如果教中有熟人問你會否奉命去做沙林毒氣時,不少都說有可能或「會」,並且說可能不會有餘裕去想是否有很多人會死掉。
看過這本書,看過這個訪談錄,對現代恐怖主義(國內國際)肯定會有另一番了解。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