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歷史學家何炳棣(圖)於美國西岸時間6月7日,於加州病逝,終年95歲。台灣中研院稱讚他治學眼光非比尋常,對中國歷史文化關注廣闊,解釋屢創新意,撼動學界。他對學術研究熱忱十年如一日,臨終前仍於病榻中校閱其有關老子研究論文。
何炳棣是浙江金華人,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他於1944年考取第六屆庚款留美公費,次年赴美入讀哥倫比亞大學,專攻英國史及西歐史。他先後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任教,並榮任為歷史講座教授;1966年獲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獲選為美國藝文及科學院院士,1987年退休。中研院表示,何炳棣是明清社會史研究權威學者。他初期致力於明、清兩朝的人口問題、社會結構及流動,並旁及會館制度研究,研究方法為社會流動的歷史研究建立重要典範。後來他的興趣轉移到中國古代史,其中國文化的起源著作《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詳論中國文化特徵,為中國文明的起源提出全新看法。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