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算不算追我?」 - 高慧然

「這樣算不算追我?」 - 高慧然

朋友盧健生有一則微博很有趣,「好友J君說,在美國跟女生約會,並不等於追求,約她們吃飯看電影,是很隨便的一回事。在香港,男生來邀約吃飯看電影,女生便馬上跟閨密說:『誰誰要追我了。』我問J君,這樣的話,跟美國女生約會,人家怎知道你想追她?J君氣定神閑回答:『約會結束時,問她WillIseeyouagain?看她反應便知。』」
港女與鬼妹大不同,一個男人如果讚鬼妹靚女、性感,人家會開心地接受讚美。但在香港,很可能被視作性騷擾。眼神和身體動作更要小心,不可逾矩。一個貌寢的男人與女人對話時最好不要長時間望着對方的臉部,否則,很可能被形容為猥瑣。不是香港女性敏感,而是在香港,異性之間的交往的確有許多有形無形的戒律。一個女人若性格鬼妹仔,逢男人約吃飯看戲都欣然應約,很快會被封為「集郵女」。在一個地方生活得久了,總會明白甚麼是約定俗成。某次有女讀者寫信問我,「託男同事買下午茶給我,21元,他說濕碎錢,不必計了。他是不是在追我?」我不能從單一事件判斷,但也不敢說女讀者敏感。香港人的消費文化是這樣的,不慣無故為同事花錢。
上面的微博,兜了個圈,還是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使在美國,男女單獨看電影也不簡單,至低限度,不排除繼續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