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即將卸任的特首曾蔭權貪小便宜形象深入民心,其屬下駐外經貿辦事處也再被揭發「大花筒」;多次出外公幹「預訪」期間,選擇乘搭昂貴級別的商務客位,也沒有用所賺得的飛行里數優惠購買較便宜的機票。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毋須派多名官員預訪浪費公帑,更應紀錄官員用公帑購買機票時賺得的飛行里數。
為舒適棄經濟位坐商務
無綫電視昨日報道,發現由唐智強擔任專員的駐華盛頓經貿辦事處去年底至今年4月,曾兩次派官員外訪公幹,開支約168萬港元,但其中機票價格已佔99.8萬元,高達開支6成;經追查後發現,外訪官員主要職責是「探路」、為曾蔭權外訪作準備,但卻不選擇乘搭經濟客位,而是昂貴的商務客位。
在今年4月的一次外訪智利行程中,經濟客位來回機票價格只是8,500港元,商務客位卻高達73,000多港元,是前者的8倍;根據政府回覆,該次外訪的經貿辦官員需乘搭9小時航程,加上落機後要即時工作,故他們選擇較舒適的商務客位。不過,該次預訪官員到埗時間較曾蔭權早兩日,要即時工作的說法站不住腳。此外,翻查紀錄後發現,外訪官員該次行程最少可賺得16,000多飛行里數,但其後卻沒有用里數購買優惠機票。
隨時可自用飛行里數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覆指,特首外訪時間安排緊湊,故外訪官員未必能每次都可購買優惠機票,但又補充指沒有紀錄公務員外訪時賺得的飛行里數;換言之,公務員用公帑外訪後賺得的飛行里數,隨時可據為己有。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質疑,政府根本無需派多達三名官員到外國「預訪」,「一個駐外專員、一個署長級,兩個加埋已成30萬一個月;仲要加多個高級職員,絕對係浪費公帑,其實只搵一個官員去已可以。」她認為審計署應審核駐外國經貿辦的使費,同時政府應確保官員就如何使用飛行里數時,更「有規有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