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跨境學童及雙非學童大量湧入北區,已導致今年9月新學年,在約2,200名北區居住的小一生中,有約7%要赴其他地區上學,較去年增加72.6%。教育局批准四校擴建,2013年9月擴大小一學額,長遠在粉嶺北區醫院鄰近空地建新小學,讓現有小學「細屋搬大屋」。
教育局指,北區約2,200名原居於上水的小一學童,其中145人被派往其他地區上學,比去年多了61人,升幅約72.6%,北區學童由2009年起開始跨區上學,四年來增近六倍。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表示,本年9月容許上水及粉嶺區小學每班多收2人,每班最多為27人或32人,計劃在2013年9月於北區四所小學擴建課室,也正評估空置校舍能否重開。當局也計劃在粉嶺第36區,即北區醫院旁、清河邨附近的新發展區建新小學,讓現有小學遷入較大校舍,預計需時六年。
粉嶺方樹福堂基金方樹泉小學將於今年9月加開兩班小一、粉嶺公立學校加一班,上水的金錢村何東學校正申請加建一座新翼,增加六個課室。
校長擔心重啟殺校潮
方樹福堂基金方樹泉小學校長戴順有表示,現時已有24班,新學年開26班,約三份一學生是跨境學童,但他擔心未來小一學童數量不穩定,政府若在粉嶺建新小學,屆時若雙非來港入學人數少,隨時重啟殺校潮。
昨日約100名跨境學童的父母,到上水教育局辦事處抗議,指六間中港保母車公司及直通巴士壟斷跨境學童生意,加價半成至一倍,促教育局關注,家長又指有保母車要求家長付500元「禁區紙」按金,畢業時才退回,做法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