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婆婆(75歲)一生靠自己雙手打拼,退休前辛勤工作及儲蓄,以為可靠「老本」安享晚年,怎料癌魔找上門來,七年間她耗盡170萬元家財購買自費藥續命,如今只餘數萬元,深深體會「有藥冇錢醫」的窘境。窮途未必是末路,《蘋果》讀者捐款1.8萬元,就夠惠婆婆購買一個月Glivec(Imatinib)自費藥,以控制體內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GIST)惡化及擴散。
記者:陳詩雅
面色蒼白的惠婆婆,服藥多年令她胃口不佳,手腳時有瘀痕,但標靶藥一直有效控制病情,令她抓緊生存機會,十分感恩。「退休後一年就發現患癌,嗰陣仲有儲蓄同退休金,可以應付就靠自己」,她無奈說,多年來一直「用錢嚟吊命」,惟儲蓄也如「倒水」般流走。
她患癌一年後老伴離世,雖痛失至親,但未有打擊她的生存意志,猶幸有兩名兒女支持她。可是,50歲兒子有家累,無力經濟援助母親,同住的40多歲女兒未婚,任文職,低微收入只夠維持母女基本生活,「個女打理頭家開支,已經冇餘錢畀我買藥」。
福無重至,禍不單行。2010年,惠婆婆發現又患上乳癌,一直於伊利沙伯醫院覆診的她,未獲排快期,為免耽誤病情,又在積蓄掏了7萬元在私家醫院做切除胸部手術,「啲錢本來用嚟買自費藥,所餘無幾,又因為乳癌使多筆」。
在內地出生的惠婆婆,在當地大學攻讀化學系,早年來港後很快投入社會,勤奮工作,也辛苦儲了一筆錢,退休後也可以自給自足,毋須靠政府資助。「七年來每個月都係靠老本買藥,至今已山窮水盡,冇錢就只好停」,惠婆婆怕有朝一日斷藥,一直在網上找尋治癌良方,以積極心情對抗癌魔。
自費藥每月1.8萬
為惠婆婆提供治療的伊利沙伯醫院表示,病人於2005年初確診GIST,切除胃部;同年底,癌細胞擴散到肝臟、腸膜及腹膜,建議使用自費藥Glivec(Imatinib),每日藥費620元(即每月1.8萬元),可控制病情。
「惠婆婆」捐款編號:C3210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