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有親友當教師,以往莘莘學子每年差不多有兩個月暑假,他們尚且最少有一個月真正假期,可以回一回氣;但近年面對越多繁重的工作,補課、預備新一年課程等等,實際一個暑假,只得一星期休息。
面對暑假縮短的,還有足球員;歐洲主要聯賽在5月中煞科,不足一個月一眾歐國盃國腳已經要參戰此4年一度盛事;如打入歐聯、西班牙盃決賽的球員,休息時間更少;西班牙盃決賽在5月25日舉行,結果在27日對塞爾維亞的友賽,「狂牛」就欠缺了巴塞隆拿及畢爾包的球員。
休息不足,更易令球員受傷,英格蘭就是好例子。球員本身已經完成了一整季高強度的英超聯賽,結果在未能回氣下,在友賽及練習期間,相繼發生球員受傷,巴利、林柏特、加利卡希爾陸續退隊。其他國家也有奧歷退隊,馬維拿、巴沙利等陣前受傷,致賽事星味大減。
賽程緊密缺乏休息
夾在球會支薪,與國家榮譽之間,球員本身已左右做人難;一邊是出糧的老闆,一邊是生我育我的國家,若在國際賽稍為失準,好像美斯、基斯坦奴朗拿度等,更被國內傳媒罵得狗血淋頭。
無奈的是,賽會確實也難以安排賽程,讓球員好好休息。特別與歐國盃同年舉行的奧運,今屆更由同樣位於歐洲的倫敦舉行,並在7月中展開,為了疏導兩班體育迷,歐國盃一定要在7月初完成,更令歐洲足協沒有延長賽期的機會。之前有報道指,歐洲足協有意增加歐國盃決賽周參加隊伍數目,由現時16隊增加至24隊;好讓強國減低在外圍賽下馬機會,確保收視及商業利益,但如果再延長歐國盃賽程,對一眾球員負擔更是百上加斤。
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