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市況波動,除散戶不知如何在逆市中求存,大戶亦茫無頭緒。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債及銀行債券固然避之則吉,但避險天堂如美債、德債及日債等價格卻太貴,孳息又近乎零。部份機構投資者為力保不失,惟有冒險為資金尋找投資新方向。
美債、德債回報太差
希臘陷入債務危機,退出歐元區不再是不可能的事;西班牙的銀行業亦身陷險境,當地債息逼近7厘的高位。市場資金湧入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債市場,拖累債息跌至前所未有的低位,德國兩年期債券孳息甚至低至零厘,變相免費借錢予政府,扣除通脹後更現負利率。
現時環球市場上的專業投資者管理資產超過60萬億歐元,為10年前金額的兩倍,而他們管理的資產通常都是來自期望穩定回報的小投資者。偏偏現時市況混亂,即使投資債券都可能損手,根本無人知道何謂避險投資。
PIMCO薦資產定息投資
挪威主權基金主管YngveSlyngstad表示,現時金融市場變得非常複雜。挪威政府要求他們達到回報4%的目標,以前很多專業投資會漠視這個目標,認為太沒有挑戰性,的而且確,在99至07年間,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每年平均獲取6%回報;不過時移世易,現時每年回報只有1%。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旗下負責為德國安聯(Allianz)及其他歐洲保險公司管理保費的VolkerBlau表示,現時德國的保險公司資金充足,卻無處可投放。但他認為,市場上其實仍有很多穩健情度媲美德國國債,而且回報更高的資產定息投資,如德國10年期資產抵押債券,回報達2.5厘。
他的投資所涉獵由基建項目至風電場也有,兩年前安聯更與其他集團合作,以10億歐元投資一間芝加哥的營運咪錶的公司。另外,部份保險公司亦對市政債券有興趣,德國人壽保險公司R+VLebensversicherung最近便以2000萬歐元買入德國威斯巴登的債券。
事實上,部份企業債券及新興國家債券過往被視為較進取的投資,不過現時亦被歸類為避險資產,如巴西及南韓等。有基金經理認為,現時大部份投資者都集中在個別的投資產品,特別是包括德債的產品,卻忽略了市場上其他吸引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