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經濟觀察報》報道,財政部近期已拒絕多個省份提出的延期償還地方債要求。由於內地財政收入增長速度近月大幅下滑,撞正地方債還款高峯期,中央「收水」勢必令地方財政雪上加霜,同時令地方債問題進一步惡化。
發改委再潑救市冷水
另外,繼之前反駁中央將推「四萬億」救市後,發改委再潑冷水,指日前傳媒報道5月21日批准100多個項目的說法「完全是誤解」。發改委稱,該日實際公佈的,是92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基本上是4月份審核批准的,5月份只是集中公佈而已。
內地經濟放緩,樓市調控又不放鬆,使依賴土地收入的地方政府全面「缺水」。由於財政部拒絕延期,地方政府除「借新還舊」外,只有以銀行貸款還地方債,更將加劇內銀的地方債問題風險。
目前除上海、浙江、廣東、深圳四省市可試點自行發債外,其他省份發地方債必須由中央代理發行,到期後由中央財政還款,地方財政再將本息歸還財政部。今年3至8月,全國31個省市將陸續還清2009年由中央代發的地方債本息,預計金額達21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
根據審計署之前數據,2010年地方債總規模為10.7萬億,今年將有1.84萬億元到期,為還債高峯期,未來三年將有4萬億元地方債到期,對地方財政構成龐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