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從女皇到人民的女皇 - 盧峯

國際Z世代:從女皇到人民的女皇 - 盧峯

這幾天是英女皇登基鑽禧紀念活動的高潮,首都倫敦像開嘉年華會那樣活動頻繁,多姿多采;既有泰晤士河的千船巡遊,白金漢宮外又有大型音樂會,還有馬車巡遊及女皇謝詞。
在位60年的君主非常罕有,近幾百年來英國皇室只有女皇的曾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皇曾慶祝登基鑽禧。當時是19世紀末大英帝國國威國力最盛的時候,各殖民地、自治領包括印度、澳洲、加拿大……等都派出軍隊參加巡遊,並在鑽禧紀念日放假以示君民同樂。
今天的英國跟19世紀時的盛勢當然不可相提並論。除了聯合王國的子民及一些英聯邦國家的死忠皇室支持者外,投入慶祝活動的人不多,更沒有展示國威之類的軍隊巡遊會操活動,有的都是與民同樂,五彩繽紛,富有觀賞性的慶祝活動。一方面展示英國皇室的悠久歷史及莊嚴傳統,另一方面則要讓國民感受到她不是高高在上的女皇,而是人民的女皇(People'sQueen)。
1997年戴安娜王紀車禍身亡,英國舉國同哀,首相貝理雅更以People'sPrincess(人民的王妃)來稱頌戴妃。只有英女皇及皇室進退失據,反應遲緩,沒有任何特別表示,只想低調處理。結果,女皇面對登基以來最嚴厲的批評,指她及皇室麻木不仁,作風僵化,脫離民意民情;一些向來反對皇室的人更乘勢質疑皇室的存在價值。還好,英女皇是見過世面的君主,政治觸覺及敏感度不下於在選戰中打滾多年的政客。才不過幾天就來了個180度轉變,讓皇室下了半旗,高調、隆重的為戴妃舉行國葬,還親自走進哀悼的群眾中間跟人民接觸,一派與民同哀的態度。結果,民眾的失望變成希望,一時失去了的民心很快便討回來了。
自此以後,女皇及皇室深深明白單靠傳統、歷史、禮儀不可能保住基業與地位。她還需要人民的擁戴與支持,還需要與民同苦同樂同體。此所以她一再削減政府供應的皇室成員數目,減少鋪張浪費,又打開深宮大院,招呼各階層、各行業精英,好讓皇室成為新建制的核心而不是死抱舊傳統、舊精英。
今次登基鑽禧紀念,正好讓她展示她不僅是女皇,更是人民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