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失蹤少女名單》成功把弄觀眾的知情權

蘋影話:《失蹤少女名單》
成功把弄觀眾的知情權

驚慄懸疑片的編劇,把弄的永遠是觀眾的「知情權」:他們要知甚麼?不應知甚麼?何時讓他們知甚麼?何時給他們誤導性的訊息?最後當然要有一個言之成理的答案。在這方面,編導算是把弄得相當出色。芝蓮到底有沒有被怪客綁架?編導很早便拋出一些像是閃憶(flash-back)的鏡頭,但又可以解讀為患有妄想症者的幻覺。尤其是芝蓮在追查所謂怪客過程中,觀眾看到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砌詞說謊、弄虛作假,例如多次表示母親死去、親人逝世等等。這些怪異的想法和行為,往往是患上思覺失調的病者常見的病徵。這亦解釋了警方為何確認她應該接受精神治療。但同一時間,觀眾亦可以理解為何芝蓮要保護自己、掩藏自己行蹤的聰明做法。
觀眾越肯動腦筋思索,越會游移於正反兩個答案之間。寫到這裏,我其實也在考慮讀者的「知情權」。如果把確切的答案在這裏披露,讀者看戲時便會索然無味。原籍巴西的導演可能有感當地的警政非常腐敗,因而藉這齣荷李活片宣洩對(美國)警方的不滿。本片的結局簡直就是對警方無情的掌摑。

撰文:黃國兆
http://blog.yahoo.com/freddiewongkwoks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