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廚房:少水多鮨味

私家廚房:少水多鮨味

香港人有幾愛壽司?看看大街小巷的壽司店,幾乎每間的門口都有等位的人龍。可是自命非常識飲識食的香港人,對壽司其實又有幾深認識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實壽司最早的起源地是中國,其後才傳入日本並發揚光大,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日本食物呢?

記者:謝翠玲
攝影:蔡家輝
示範:香港日航酒店嵯峨野壽司師傅朱永雄

壽司自中國傳入

最早的壽司是把魚以鹽醃製後,再配米飯同食,雖然壽司是日本的代表食品,說到起源卻跟中國有關。起源有兩個說法,一說壽司是自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由東南亞傳入中國,後再傳到日本;亦有說後漢時期,壽司在中國非常流行,其後傳到日本並發揚光大。壽司有很明顯的地區性,通常關西地區的壽司店招牌用「鮓」,關東地區則寫「鮨」,日文同樣讀作「すし」(sushi),而「鮨」是中國古代的魚醬,「鮓」是中國古代的醃魚。嵯峨野日籍總廚苗加昌彥,出身於京都,就是所說的關西人,他說日本人對壽司的口味是根據地區性而定,所以關西人的他便會對箱押壽司特別鍾情,而東京人則會較喜歡握壽司。

■嵯峨野總廚苗加昌彥

香港日航酒店嵯峨野壽司師傅朱永雄,於日航酒店工作逾20年,期間跟不同的日籍壽司師傅學習,集百家之大成。朱永雄師傅刀工精湛,善於處理各式各樣的日本料理。

壽司飯 先浸後煮較好吃

一件好的壽司,除了新鮮的魚生食材,壽司飯也是相常重要的靈魂。壽司飯以日本飯加適量的壽司醋或壽司粉調味,然後待飯稍降溫變暖便可使用。

1.飯水比例5:4

做壽司宜用日本米,要煮得好吃,香港日航酒店嵯峨野壽司師傅朱永雄提醒:「米洗好後,要浸半小時才放入飯煲煮,而水略少,米與水比例是5:4,煮出的飯才不會過綿。」

2.飯醋比例5:1

飯要趁熱倒在木盤中,拌入壽司醋。飯和壽司醋的比例要5:1,邊把醋加入飯中邊拌勻,這可令醋更均勻,亦可把飯降溫,減少水氣。

3.細細啖最好

傳統壽司以可一口食用為佳,這一糰直徑約一元硬幣大小的飯便是最佳份量。

壽司五大類

第一類:
箱壽司(關西風)

箱壽司,又稱箱押壽司或押壽司,約於公元七百年,已於京都為代表的關西地區流行起來。所用的魚肉事先醃漬過(如醋漬鯖魚)或煮熟(如鰻魚),再配上壽司飯和紫菜填入箱子中,壓實成長方形,存放時間較久,口感較扎實,不用額外調味。

■箱押壽司必備的押箱工具,傳統是木製,現代也有膠製的壽司押箱。

第二類:
握壽司(江戶前)

流行於東京,按地區屬關東風,但以江戶前的稱呼較普遍。其起源於1810年江戶(現東京舊稱)兩國的壽司店「花屋與兵衞」,當時江戶非常繁華,客人大量需求壽司,但由於當時流行的箱壽司製作需時,故花屋與兵衞便將新鮮魚片快速握在壽司飯這做法,結果大受歡迎,並成為最流行的日本食物。

握壽司一種,炙壽司是把肥美的生魚片放在壽司飯上,再用高溫火槍烤魚生表面,讓魚油溶化,滲進壽司飯中,通常會用於脂肪厚而甘香的吞拿魚腩或油甘魚腩上。

蔬菜

除以新鮮魚貝海產當食材,也有非肉食材料的壽司,如以時令蘆笋或鮮冬菇燒烤過作材料,亦有以醃漬物作主角,因本身已有味道,所以可直接享用,毋須額外蘸醬油。

軍艦

軍艦壽司雖然以紫菜包着,但因為是一件獨立握製的壽司,因此歸為握壽司類。將壽司飯以比壽司飯糰略高的紫菜圍住,再放上餡料即成。

第三類:
卷壽司

以紫菜包着壽司飯和材料捲起而成,起源原來跟賭徒有關。約在公元八百年,終日流連賭場的賭徒,連吃壽司也怕米粒黏手,便用紫菜把飯包起來直接食,然後這食法便流傳民間。卷壽司按大小再分太卷和細卷。細卷為單一材料,太卷則有多樣材料,比較豐盛。

手卷

傳統的日本手卷其實是長筒形,外形跟細卷相似,但沒有切開成小段,便直接拿着食用。但在香港和台灣較流行做成甜筒形的手卷,餡料不限,食用方便。

第四類:
散壽司

散壽司就是雜錦魚生飯的意思,在壽司飯上鋪上最少七種魚生,其中包含有白身魚、赤身魚和貝類,感覺華麗豐富。

第五類:
稻荷壽司

即腐皮壽司,發源地是愛知縣豐川稻荷神社。傳說日本有位專管農業的神仙,名叫稻荷大神,狐狸是她的神使,而這些狐狸很喜歡吃腐皮,於是當地人便用糖和醬油煮腐皮再填入飯來作供奉食品。而關東與關西的形狀卻有不同,關東風稻荷壽司是長方形,而關西風的則是三角形。

■關東風

■關西風

金目鱲握壽司

最常見到的握壽司採用的魚生片種類不限,配少許芥末和壽司飯,一口一件最能品嚐魚和飯的原味。提提大家在吃這個壽司時只要魚片輕輕沾上少許壽司醬油便可,不用額外再加芥末了。

材料

金目鱲魚(刺身用)10克、壽司飯25克、青芥末少許

做法

1. 金目鱲魚斜切成10毫米厚,長度為4隻手指闊的魚生片。

2.在魚生中間點上少許青芥末。

3. 壽司飯先搓成球形,放在魚片中間位,再按魚生形狀握成壽司形狀,最後在中間輕力一握便成。

1

2

3

雜錦魚生飯

豐富的散壽司雜錦魚生飯材料不拘,除了海鮮魚生,還包括有甜蛋和少許酸薑,吃的時候把附上的芥末塗在魚生上,再沾壽司醬油,而不是把芥末拌勻進食,才不會失去風味。

材料

油甘魚/吞拿魚/鱲魚/三文魚/甜蝦/赤貝/帶子/三文魚子/海膽/甜蛋卷各40克、壽司飯大半碗、酸薑/芥末各適量、紫蘇葉1塊

做法

1. 把壽司飯略放暖,鋪平在木盤中,備用。

2. 赤貝十字花,並跟油甘魚、吞拿魚、鱲魚、三文魚、甜蝦、帶子和甜蛋卷排在飯面,放上紫蘇葉。

3. 最後放上三文魚子和海膽,並把適量芥末、酸薑排在魚生上即成。

1

2

3

鰻魚箱押壽司

關西風味的箱押壽司,質感比握壽司較結實,其中鰻魚箱押壽司比較容易掌握,只要將燒鰻魚去皮便可,不用再沾醬料食用。

材料

壽司飯1碗、紫菜1/4塊、鰻魚半條

做法

1. 壽司押箱鋪上保鮮紙備用。紫菜切成約1.5吋長條,鰻魚去皮並照押箱大小切好,備用。

2. 在押箱先鋪上鰻魚,放上半碗飯,鋪平,放上紫菜,再鋪上半碗飯,把保鮮紙封面。

3. 蓋上押箱,往四角輕壓一下,開蓋,連保鮮紙切開六件,再把保鮮紙去掉即可上碟。

2

2

3

太卷

卷壽司是最多人在家自行嘗試製作的壽司,大小不拘,材料不拘,而且只要有一塊竹蓆便可完成。但原來要做出材料豐富又不會爆掉的太卷要留意些小技巧呢!

材料

壽司飯1碗、蟹肉棒(對切)1條、熟蝦(對切)1隻、紫菜1塊、鰻魚(切條)20克、甜蛋/青瓜/醃蘿蔔(切條)各10克

做法

1. 壽司蓆放上紫菜,啞面的向上。把壽司飯平鋪在紫菜上,一邊留一吋空位。

2. 將蟹肉棒、熟蝦、鰻魚、甜蛋、青瓜和醃蘿蔔排在飯的一端,只要顏色相間開便可。

3. 把壽司蓆捲起,在紫菜留空位收口,再輕力壓一壓固定,即可切件上碟。

2

3

貼士:

想切得平均完整,可先從中間對切分出兩份,再在每份中間對切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