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不再 唐英年家族靈芝場執笠經營不善 浪費160萬公帑做科研

風光不再 唐英年家族靈芝場執笠
經營不善 浪費160萬公帑做科研

【本報訊】唐英年家族經營的「半島靈芝」,在他擔任財政司司長、即民望最高之時,以「情繫香江、財爺家族留港種靈芝」大肆宣傳而大賣,更極速登上本港五大最暢銷品牌之一;但隨着唐英年敗走特首選舉,「半島靈芝」風光過後亦悄悄執笠收場,當年的宣傳橫額和客人定單等散落上水靈芝場外的垃圾站。記者︰邱錦綉 關震海 黃江奇

上月22日傍晚,上水金翠路12號對開垃圾站,三個大型垃圾斗裝滿靈芝場丟棄的垃圾,其餘20多袋放不下的垃圾更瀉滿一地;「有機赤靈芝」的廣告燈箱、培植靈芝用的海綿和一樽樽葡萄糖石灰粉,吸引大群餓蚊徘徊。
記者走近觀察,發現垃圾內有靈芝場定單、會員證和一顆已凋謝的菇菌等,還有一張寫着「香港製造勿失良機」的巨型橫額,中間夾着一張由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認證有限公司,發給「半島創意有限公司」的「有機作物生產認證」,亦丟在垃圾桶旁,認證有效期至去年8月25日。

唐英年家族的上水靈芝場結業,棄置物堆滿附近垃圾站。蕭逸居攝

05年工展會,時任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左一)率曾俊華等官員替「財爺靈芝」撐場。資料圖片

七年前,仍是財爺的唐英年腳頭好民望高,帶挈家族靈芝生意蒸蒸日上。

「唔知可以點搞落去!」

相信所有棄置物均從金翠路的「半島靈芝」培植場而來。記者走去靈芝場,發現已人去樓空,大閘緊緊關上,只有三隻唐狗在看門;翌日,搬運工人到靈芝場作最後清場,「呢度要清場,業主收番呀,冇做啦,全部都炒晒魷魚」。
隔鄰的錦鯉場場主呂先生,亦不明靈芝場何以結業︰「之前啲大旅遊巴載住一車車人嚟靈芝場買靈芝,啲車泊到塞晒我門口,聽講有成二萬個會員!」「半島創意」於2010年製作的宣傳小冊子亦顯示,當時靈芝場在全港共有近50間零售點,逢假日更有旅行社組團到培植場參觀和購物;但半年前突然停工,5月更清場執笠。
「加租加得好厲害,蝕到渣都冇!」身在內地的靈芝場負責人林振國透過電話說。他表示,地主廖萬石堂去年傾租約時,由每年10萬元租金急增至月租6.5萬元,「好可惜,用咗咁多錢落去,最後都要執笠;我都唔知香港生物科技可以點搞落去!」
98年,董建華銳意將香港發展為中藥港,唐英年家族於2000年成立「半島創意有限公司」,在上水金翠路租地13萬呎大搞靈芝生意;02年半島更獲政府撥款160萬元作研究費,跟中大合作研發本地靈芝。
有份參與的中大生物系副教授趙紹惠表示,他們將日本靈芝跟本地靈芝混種,「成功培植出嚟嘅品種,藥用同營養價值都提高好多,我哋有數據支持;但靈芝歸公司,我哋只係做學術……,我只可以講,嗰間公司嘥晒我哋大學嘅心機。」
原來,花了160萬公帑研發的新靈芝品種從未推出市場,「因為中大研究之後要做patent(專利),但我哋睇唔到可以點做,所以冇搞過。」林振國直認不懂經營,廖萬石堂秘書杜啟升則暗寸半島經營不善︰「錦鯉場都係咁加租,又唔見佢哋執!個場(靈芝場)一日營業額得一萬幾千,淨係溫室電費一個月都十幾萬!」

唐英年

唐英年當財爺時曾大賣

其實半島靈芝亦風光過,03年沙士一役,靈芝生意大旺,加上唐英年上任財爺後政府儲備轉虧為盈,腳頭好民望高,帶契家族靈芝生意蒸蒸日上,跟「2036」和「維特健靈」等靈芝品牌平分秋色。
05年工展會,半島更打正旗號以「財爺靈芝」做生招牌,而當時的政務司司長許仕仁等高官亦畀面幫襯;但隨着唐英年特首戰落敗,半島靈芝亦跟着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