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替難屬拍下淚的證辭她們冒險為母親們送燭光

北上替難屬拍下淚的證辭
她們冒險為母親們送燭光

【本報訊】對抗邪惡,她們並不孤單。一群香港天安門母親運動義工,過去12年來偷偷為六四難屬拍下淚的證辭,冒險將維園燭光照送到天安門母親面前。她們當中,有人被沒收回鄉證、有人險被撞破,但仍堅持下去,只願這群年邁父母,撐到六四平反。遺憾是,至今已有29名「天安門母親」成員含恨而終,「好怕過多5年、10年後,佢哋都會不在人世」。記者:雷子樂

握着六四難屬袁可志的手,香港天安門母親運動義工黃小姐(化名)只覺他雙手冰冷。那是去年的北京盛夏,94歲的袁老剛跌倒,要卧床休養。眼矇、耳聾、穿上厚冷衫,軀體仍是很冷,「探佢冇耐,佢就過世」。生命走到盡頭,老頭兒還向家人說「我不想死,六四公道沒討回」。

徐玨的兒子吳向東89年在天安門廣場附近身亡,她在兒子的頭七,穿素服騎單車在北京市兜圈,希望途人知道兒子死得寃枉。

遺憾29難屬含恨而終

袁老病逝,餘下80多歲的老伴李雪文,繼續為亡兒袁力討回公道。黃小姐憶述,兩老怕觸景傷情,不願將兒子的遺照放在家中,「直到有一次,朋友同佢哋講,你個仔為民運犧牲,應為佢驕傲」。老人家想通了,才將黑白的遺照掛在家中。
北上探望,義工常冒險將維園燭光集會的照片,帶給天安門母親細看。「佢哋睇到啲相就最感動,每個人都好認真、好細仔咁去睇。佢哋好想好似香港市民咁,可以公開悼念六四,但好遺憾,佢哋連清明節拜祭都被阻,每年6月3日都唔畀佢哋出門口做路祭!」
難忘故事,還有許多許多……夜校生吳向東,6月3日中彈身亡,母親徐玨在兒子的頭七穿上素服,騎單車在京城繞圈。「佢希望畀途人知道佢個仔死得不明不白。」她的丈夫吳學漢於1995年病含恨而終,徐玨近年也受癌病折磨。「睇住佢哋一個一個咁離開,我怕再過5至10年,佢哋全部都不在人世」。
95年至今,已有29名天安門母親群體成員辭世。六四23週年前夕,遇難者軋愛國的父親軋偉林自縊身亡,遺書控訴兒子的寃情20多年仍未昭雪。陳昕是第一代「香港天安門母親運動」成員,03年曾北上拍下六位六四死難者家屬的證辭,其中包括軋偉林夫婦。

徐玨的丈夫、吳向東之父吳學漢,喪子後心情抑鬱,95年因癌病離世。受訪者提供圖片

 

六四死難者王楠的母親張先玲,曾因擁有一批六四T恤而被當局拘禁。資料圖片

六四死難者袁力(右圖)的母親李雪文,今年已80多歲。

憶偷運影帶回港「好驚」

記憶中,當時軋老的家居殘舊,兩老為遠道而來的支援者包餃子,軋愛國的母親張振霞較開朗,軋偉林相對較沉默。軋老含恨而終,陳昕相當難過,「六四係一個社會嘅創傷,對整個中國、對受害家人影響都好大。如果冇呢件事,可能家會有好多真正愛國嘅人」。
陳昕因從事中國人權工作,四年前被沒收回鄉證。另一成員劉家儀,09年也曾被沒收回鄉證。08年,丁子霖、張先玲等拍下《天安門母親之路》,追查六四失蹤、死難者名單,黃小姐曾北上「接頭」,偷運影帶回港。過關一刻,突被執法人員叫停。「當時好驚,已諗定要講乜大話,但原來,我哋只係漏低咗一抽鎖匙!」

香港天安門母親運動義工曾表演街頭劇,以圖喚醒市民關注六四難屬。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