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中央日前高調反駁推出「新四萬億」救市,但其實在5月份已密集出手,力度為近期罕見。尤其在總理溫家寶轉口風,提出要「穩增長」後,中央幾乎日日發功,令基建、內房、核電多個板塊保持強勢。
同一時間,內地昨公佈5月非製造業PMI為55.2,按月回落0.9點,增長有所回落,反映經濟下行壓力持續,與上周五公佈的製造業PMI弱勢不謀而合。
力谷基建 扭轉A股跌勢
中央此輪救市以基建和新興產業為主,雖然沒有大規模放水,但已扭轉內地股市跌勢,滬綜指在5月只跌1%,大幅跑贏同期恒指11.7%及H指12.5%跌幅。
內地4月份起公佈的多項數據全部遠差預期。為挽救危局,溫總在5月中在湖北考察提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對於影響重大的樓市調控,則改口為「要穩定調控政策」,較之前的「房價遠未回到合理水平,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大為轉軚。
自此之後,中央幾乎日日推出新政策,國務院在十日內連開三次常務會議,涉及基建、新興產業、核電等產業;而發改委更狂批項目,單在5月21日就批准超過100個項目,力求以谷基建救市;而在整個5月,國務院已召開常務會議6次,次數遠遠超過4月的2次,顯示中央救市力度加大。
凱基證券亞洲營運總裁鄺民彬認為,雖然中央密集出手,但由於歐美市場不明朗,資金以避險為主,港股暫時難以受惠。但他又提醒,由於中資股跌幅遠大於A股,在外圍市況穩定後,「絕對有條件追落後」。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表示,中央出手可減緩經濟下滑趨勢,對股市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