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飢餓福氣 - 莫樹錦

醫然一笑:飢餓福氣 - 莫樹錦

絞痛刺破美夢,上腹空虛配合着絞痛,感覺很難受。過去12小時只喝了兩杯水,感覺肚餓是正常的,唯一不正常就是餓了不能吃。
下床喝水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方法很奏效,空虛感覺很快消失,只可惜效果並不持久。惟有把大水杯放在床邊,餓了便喝口水,感覺好點便睡一刻,餓醒了便再喝水,如此這般睡睡醒醒,一晚便煎熬過去。
早上八時,飢餓感覺已難於接受,更難接受就是工作,星期天還要講課和會議,實在嘆自己愚昧。但原來帶着軟弱身體走上講台講課並非難事,講課時精神集中便把飢餓忘掉。難關是休息時間,見到其他醫生開心地吃着那小春卷和燒賣等小點,本來不算吸引的東西變成人間美食,不大香濃的氣味也引得口水直流。為防失儀,惟有及早離場,免受引誘。
下午六時,早已習慣空虛和絞痛,但對食物的渴慕卻越來越嚴重,不時看腕錶,因為晚上八時便是解決痛苦的時候,剛好遇上這晚是翠華老闆之一康哥嫁女好日子,穿得隆重地期待開餐時刻,七時四十五分到達,豈不知康哥待客有道,為免客人捱餓他們竟帶來鎮店之寶──奶油脆豬包,這下衝激很厲害,餓了29小時45分鐘,難道會不被這小豬包引誘嗎?
我說的當然是今年參加宣明會饑饉三十的經歷,寫後才明白這經歷實在微不足道,比起千千萬萬長期在飢餓中存活的兒童,這30小時只能算是一種喚醒。深愛美食,雖然明知這福氣非必然,但卻盡量不去想,有時為求多嚐幾款菜式竟把食物浪費了。也曾有為飢餓兒童盡點力,但力度卻大大不足。故此我們是需要喚醒,有了這飢餓經歷便會更加珍惜眼前福氣也會更鄭重地去分享。
拿起香甜的奶油豬,八時過一分才感恩地咬一口。奇怪是肚子已不餓,對食物的渴慕亦已減退,美味帶來快感,但這快感遠遠不及心裏平安喜樂,30小時飢餓讓我分享貧窮兒童的苦,同時捐助可以為他們帶來一點樂,共享苦樂,這便是福氣。
飢腸轆轆,原來是福。
註:宣明會捐助熱線23942394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莫樹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