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咁淺:泡菜血淚史 - 麥煒和

醫字咁淺:泡菜血淚史 - 麥煒和

辣是五味之中最複雜的──四川的麻辣、雲南的酸辣、泰國的香辣、日本山葵的激辣、印度咖喱的火辣……當然少不了韓國泡菜的辛辣。泡菜含豐富植物纖維,而且發酵過程會產生大量乳酸,後者是一種催瀉劑,大家到韓國滑雪掃貨旅程暢快之餘,下消化道亦必定十分暢快。由於有「排毒」功能,很多人都說泡菜是健康的食品:「君不見那些少女時代長腿姐姐與東方神起胸肌哥哥,也是吃泡菜大的嗎?」──保健可以如此簡單便好了。
傳統韓國泡菜其實不是辣的,古代高麗人在黃芽白、白蘿蔔等加入蒜頭、大葱,醃製出來的泡菜只會有酸味(資料來源:《大長今》),在泡菜加入辣椒要追溯到十六世紀末日本武將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戰役。辣椒的原產地是美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散播到世界各地,首次接觸辣椒的朝鮮人是與豐臣秀吉交鋒的戰士。
話說日韓兩軍短兵相接,戰個旗鼓相當,日本武士見久攻不下,便使出必殺技,暗地裏掏出一把辣椒粉,向對手兜口兜面便撒,朝鮮戰士冷不防敵方會出此一着,頓時涕淚交流,戰鬥力盡失(註:這歹毒的東洋忍術輾轉流傳後世,最終演變成胡椒噴霧)。傳說一位年輕民兵將領心生一計,把大量辣椒混入泡菜中,每天給將士們吃,吃過加料泡菜的朝鮮戰士便能抵禦辣椒粉,不怕敵方暗算,結果徹底瓦解了日軍的侵略。為了紀念這次勝利,韓國人醃製泡菜從此也加入辣椒。
故事說完了,信不信由你。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麥煒和